弋江区白马街道辖区内的清竹村卫生室,共有6名医生,陈梅兰是唯一的女医生。不过,按她的话说,“她既是医生又是护士还是护工”,什么事情都做。自1998年临床医学毕业后,陈梅兰一直扎根基层,与附近村民、居民“打交道”,技能过硬服务态度好,2014年被选为区人大代表。2008年顺应国家医改号召,自家诊所合并于清竹村卫生室。
乡村卫生室覆盖的范围大,服务的患者多,医生每天都是连轴转,有时还要上门服务,能够坚持多年,实属不易。日前,陈梅兰也是忙里抽空与记者见面,面色带有疲惫。“村卫生室24小时营业,一大早就有居民来,有的是发烧感冒,有的咨询了解,一直要到晚上10点以后人才少,夜间还要轮流值班。”陈梅兰简要介绍每日的工作。卫生室主要接待的都是常见慢性病、多发病,除治疗外,更重要的是指导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建立每位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免费测血压、血糖。
据了解,清竹村共有4000余人,24个自然村。“在拆迁安置以前,村子都是分散的,村民们也都是分散的,我们经常要各个村子去跑,挨家挨户采集居民档案。”陈梅兰说。按照国家规定,对65周岁以上有慢性病的老人,村卫生室要上门测血压,通常一周或半个月测一次,一年四次上门测血糖。“刚开始是走路去,夏天很热冬天又冷,大家有分工,每人负责几个村子,后来骑电动车就方便多了。现在,农村拆迁集中到小区里,人员集中了,就不用再各个村子跑了。”陈梅兰说。
清竹村卫生室成立于2008年,是顺应国家医改号召,将周边几个私人诊所合并而成,陈梅兰和老公开的诊所也在合并之列。“新的卫生室自负盈亏,营业执照上写着非营利性机构。”陈梅兰说,这就决定了卫生室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而要将公益、服务放在前面,老百姓才能对我们信任,任何时候有事就敲门,夜间的急诊病人多是腹痛、小孩发烧、胃疼、胆囊炎等,我们是随喊随诊。“从来不乱用药,都是规范诊疗,看病必须确定,不能带猜的,如果不能治疗,就要求患者转诊。”陈梅兰说。
即便在路上遇到突发情况,陈梅兰也是当即出手。还记得多年前,一位村妇在农田割稻,碰到一辆三轮车上坡,便上前帮忙推。不料车辆往后倒,倾轧在该村妇身上,出现大出血。当时,陈梅兰正好路过,她看到该村妇不停流血,脸色变白,判断她的脾破裂了,随即回卫生室拿了平衡液来给该村妇吊水,补充其血容量,直至120救护车赶到。直到现在,这位村妇都很感激陈梅兰救了她一命。
工作中,陈梅兰最怕的就是患者的不理解。“我们是医生护士护工全都干,病人多时,几个小时都不喝水,有时排队人太多,等候时间长了,患者就会抱怨。”陈梅兰说,委屈的事也碰到不少,好在自己心态好,从来不发脾气。加上喜爱这份职业,喜欢职业带来的成就感,也就什么都值得了。不过,她还是希望“理解万岁。”
记者 李贾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4日,三山区22个样本校圆满完成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三山区3月12日被确定为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