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中考取得好成绩,需要日积月累。那么,在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能做点什么呢?我觉得应该化繁为简,突出重点。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是语文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是确定复习要点的依据。一般来说,每年都会有局部调整。所以在复习前,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大胆取舍复习内容,选准复习重点很重要。尤其要注意中考的一些新动向和《考纲》中的新调整,如哪些内容删除了,哪些内容加入了。这个时候,考生要避免难易不分、无效的复习,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理计划突出重点
在了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考生可根据时间的分配和考试的题型来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时要注意侧重点,各知识点应相互联系,切不可单一地复习。
一、基础知识
这部分主要是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十分的诗句默写可以按照《考试说明》中列出的三十四首古诗词和十六篇文言文,分计划每天完成。例如每天复习几首诗词,再巩固几篇文言文的注释和内容。特别注意新加入考纲的《三峡》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然是新加入的就一定会在考卷中有所体现。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死记硬背,要结合对内容的理解。这样才会避免同音字混淆,才不会写错别字。
二、字音字词
中考“字音字词”这个板块对于考生来说准备起来范围比较广泛,所以贵在坚持。考生每天要保证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读报刊杂志,也可以读名家经典等。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意思不明确的词汇可以通过查阅《新华字典》来解决。
三、名著知识
如果阅读过名著原著最好不过,如果没有,就结合一些复习资料,对原著内容进行概括的了解,再结合课文“名著导读”的内容进行完善,最后结合相关练习来巩固加强。比如每天的阅读时间可以选择《考试说明》中例举的名著来阅读。今年新加入《考纲》的《名人传》格外要重视。
四、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一般分为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考生可以通过研究《考试说明》,了解三种文体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然后对知识点和考点进行梳理。考生要注意区别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如: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句子的理解和句子的作用等。最后,考生可针对每种文体选择几篇代表性的文章来训练,一般建议大家选择规范的中考真题来练习,这样较有针对性,在完成练习之后,一定要对照答案进行自我总结。
五、文言文
考生可针对《考试说明》中的十六篇文言文,结合老师笔记和板书,先了解课本中的重难点,再进行分项练习。做到准确、简洁,争取这个板块不丢分。
六、作文
写作能力贵在平时的积累,但是针对考场的应试作文,还是可以找到规律的。观察一下近十年的安徽中考语文作文命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感悟、成长体验、校园生活、美好光景、难忘的人、道德修养等方面。所以考生不妨积累一些典型素材,再参考一些满分作文,但是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因为作文除了外在的结构和语言,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真情实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晔)记者从市交警支队镜湖大队获悉,高考在即,该大队已制定交通管理应急预案,开展爱心护考活动。目前,36辆爱心护考...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