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破了15000步大关,明天继续努力!”最近,你的朋友圈里是否也常被这样的消息刷屏?随着各种计步软件的兴起,“日行1万步”有助于健身和减肥的说法越来越火,“小伙伴们”都开始格外注意积累步数。不过专家提醒,走路确实是上佳的运动方式,但不能过度,也不可急于求成。
朋友圈频现“步数控”
“15482步,今天行走爆表,一定要在6月中旬前瘦回两位数!”日前,市民小王在朋友圈晒出骄人“战绩”,引来一片点赞。小王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10天与朋友们“健康攀比”了。“老坐办公室容易胖,一定要在夏天‘甩肉\’成功。有了手机计步,随时都能检验自己的成果。”她说身边很多人都会晒步数,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健身减肥。
45岁的市民刘先生也是个“步数控”,中年发福的他曾经数次痛下决心减肥,但因为懒惰每次都半途而废。自从发现手机应用的计步功能后,他“动力全开”,每天最在乎的就是步数达标。“经常看一看,可以督促我坚持锻炼,而且有成就感。”
多数人认为步数越多越好
记者试着在手机上下载了几款计步软件,发现上面的功能非常齐全,除了计步,还能显示所消耗的卡路里和实时血压心跳,有的甚至还能检测睡眠质量。还有一种计步手环,更适用于跑步等状态使用,也很受欢迎。
那么是不是步数越多,减肥就越快呢?似乎也不尽然。市民小宋是下大决心减肥的人,4月以来,她每天运动都能达到1.2万步左右,长期“制霸”朋友圈排行榜前几位。可是过了一个多月,她的体重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记者还采访了十多位步数“达人”,大多数人都认为走得越多效果越好。可是记者也注意到,除了其中一些经常在健身房锻炼、以及长途不间断走路的人外,其他人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的虽然每天步数8000+,可体重却不减反增。
行走强度比步数重要
对此,担任健身教练多年的孙越表示,每天走的步数多,虽然对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但却无法成为减肥或健身的捷径,因为任何有氧运动都对强度有要求,一般来说,要不间断地行走30分钟以上、出汗量和心跳数达到一定数字,才能起效。
而且,“软件显示的步数并不能真实反映运动状况。”容易出现生活步数和运动步数混合的情况,比如在办公室内行走或上厕所,这些行走强度低,只能单纯积累步数,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虽然不专门运动,但每天步数却仍然居高不下。“他们虽然步数可观,但却无法减肥或健身。”
芜湖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的专家也表示,强身也好塑形也罢,不能单纯看积累的步数,还得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走路时,正确的姿势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臂自然前后摆动,从腰部发力移动脚步,要循序渐进,从慢走到快走,不要急于求成。同时,年龄不同的人对于行走的时间和强度也要注意,老年人或者膝关节有伤者最好不要长时间行走,否则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另外,穿弹性较好的运动鞋可以缓冲在硬路面上行走时对骨骼和关节的震动,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汤荣汛)芜湖市非法集资新闻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不少市民的关注。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