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企业,好像带头“吃螃蟹”吃上了瘾。
1997年,汽车是个稀罕物,造汽车貌似很简单又不简单,合资厂进口零件,国内组装,拥有自主产权很奢侈,他带头“吃螃蟹”——鼓捣发动机起家!如今,他的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超过37%,是中国品牌发动机中热效率的冠军。
进入新世纪,2014年,他继续“吃螃蟹”——在国内率先提出V字型正向研发体系,让“为了造车而造车”成为历史,2018年在北京车展上市的完全正向研发的瑞虎8,如今订单已破万,高峰时期平均每5秒生成一个订单。
2018年5月29日下午,他又开始“吃螃蟹”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在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增资扩股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入股奇瑞汽车。本次职工代表大会后,奇瑞汽车将授权管理层与投资方开展增资扩股正式谈判。
在奇瑞汽车职工代表大会前四天,5月25日,发改委公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开展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民营汽车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落脚国企混改、兼并重组、新能源投资准入和严控燃油车产能等领域。同时,征求意见稿还提升了新造车企业的投资门槛,政策目标十分明确:防范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投向技术开发与真正造车的务实思路上来。这意味着,混改的东风已经吹到汽车行业,国有车企混改已势在必行。
势在必行——于是奇瑞去做了!奇瑞的增资扩股,可以看做奇瑞再一次开始“吃螃蟹”。而正如中国国际工程资讯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说的那样:“奇瑞汽车已经在为自身未来发展积极行动了。新的资本加入汽车产业将有利于中国汽车发展,只有强强联合才能真正把中国汽车做大做强。”
有人说奇瑞这么做是因为2017年奇瑞的业绩并不好,主动寻求改变。但数据永远不会说谎:奇瑞集团2017年销售收入达1021亿元,跻身1000亿级企业“俱乐部”,是安徽省第二个千亿级企业、第一个千亿级汽车集团。2018年以来,仅4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汽车60592辆,同比增长17.5%。其中:奇瑞品牌销售35078辆,同比增长9.9%;奇瑞捷豹路虎销售8098辆,同比增长19.3%,环比增长13.6%;观致销售5355辆,同比增长400.9%,环比增长30.1%;商用车销售10016辆,同比增长63.6%;新能源销售6015辆,同比增长188.63%。出口13341辆,同比增长33.01%。对这些数据,还能再夸点什么呢?
21年,可以说奇瑞每次都走在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最前列,奇瑞鼓捣发动机的时候有人不看好,奇瑞公布正向开发体系的时候有人说他是“哗众取宠”,但最终的结果呢?历史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不是每个带头“吃螃蟹”的人都是误打误撞得来成功的。奇瑞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可以说他每一次准备“吃螃蟹”之前,都是有准备、有魄力、有信心,并且有能力做到最好的!
不论如何,短期来看,传说中的六家企业参与奇瑞引资的过程还会很漫长,而最终谁会胜出也很难预测。而作为一个看着别人“吃螃蟹”的人,在“为什么吃螃蟹”的问题上纠结过多,恰恰忽视了“这只螃蟹”好不好吃这一重点!而若奇瑞真的吃了一盘香喷喷的螃蟹,未来或许将成为国有汽车企业改革的典范,而总是“带头吃螃蟹”的奇瑞汽车,相信这次的选择,依然不会有错!
杨 澍
新闻推荐
六月开始就感觉进入了夏天,这个时候的天气炎热而多雨,在这样一个湿热并重的特殊季节中,很多老年人会常常感觉自己的身体虚弱...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