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记者 李丹青 陈华 提及圆桌,人们会想到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 走进安徽芜湖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一个能容纳数十人围坐的红木圆桌占据了调解室面积的多半。 2015年,芜湖市总工会与市中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综治办等5部门成立了“芜湖市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称之为“联调中心”。 “这是一个工作机制,更是一个高起点劳动争议调、裁、诉‘一站式\’维权服务新平台。”联调中心主任杭亚平说,“走进这扇门,调处无障碍。” 多部门联动办公、接访、调处 联调中心的成立缘于当前劳动关系及劳动争议多元化、复杂化的新特点,以及职工就劳动纠纷调处的多元化需求。 具体业务分工上,市总工会负责监督,市人社局仲裁院负责管理,市司法局负责指导,市中级法院对接中心负责业务指导。工作人员由市中院派3名工作人员、市人社局派两名工作人员,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各派1名工作人员组成,坐班制负责劳动争议纠纷的接待、登记、分流和调解等。 “在仲裁和诉讼前还有个前置程序,即调解,这是工会发挥作用的重点。” 杭亚平解释,职工发生劳动纠纷时首先要找到“门”,“过去总认为找门很难,现在门敞开了,各种障碍全部打通,进来以后就是一站式的调处通道。” 劳动纠纷中劳动者要结果、要效果、要速度的诉求强烈。但他们对法律的认知相对零散、片面。这时联调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结合职工的实际情况,告知其相关法律知识,应该怎么做、如何搜集证据。 联调中心律师何珍介绍,职工进来后先登记情况,再结合其实际由工会、人社、司法、法院等各方面人员一起出动调解。“如果陆续有同一家单位职工来反映情况,我们会提前与这家单位联系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这种联合联动办公、接访、调处,能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实现调解资源的大整合、调解机制的大联动、调解职能的大提升。”芜湖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胡义权说。 “进一个门,办一串事” “过去职工要跑好几家,现在就跑这一家。一方面,门好找了,另一方面,法律条款有人告知了。职工维权的成本降低了,进一个门,办一串事。”芜湖市总工会副主席傅松说。 问起联调中心成立以来经手的较为难办的案件,联调中心的工作人员不约而同说到一起职工转岗事件。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9日,2018年“塘溪源著杯”“诗意芜湖诗意童年”芜湖小记者暨全市小学生诗文朗诵大赛决赛落幕。通过角逐,大赛评选...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