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全市中小学正式开课。车水马龙的接送孩子大军,将在上放学时间集中涌现。中心城区几所中小学的路口原本就不堪重负,今年秋季开学时间又恰逢不少交通重点项目同时施工,交通压力无疑将进一步增大。
可以预见,正式开课后好几所学校门口都将迎来一片繁忙或忙乱。送孩子的家长们,机动车无处可停,电动车在车流中穿梭,步行也要加倍小心。其中,交警的口哨声、汽车的喇叭声、校门口老师们的呼喊声一定此起彼伏。
谁也不愿意遇到这种情况,尤其对于交警、学校和家长而言。交通与城市的关系,就像人体的血管和肠道,稍有梗阻就会浑身不舒服。交通的重点工程项目,则像人体正在接受大手术,只有更换零件、升级器官,才能更健康更长远地存活下去。比如轨道交通,它将改善未来数十年芜湖的交通格局,提升整个城市的通行效率,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更便捷的生活。那么眼下的施工,放在未来长远的背景来看,是必须的,也是紧迫的。
当眼前利益和发展大计发生矛盾时,我们该如何选择?答案显而易见。当然,必须承认在本学期,甚至在因施工未结束而影响的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家庭都将饱受交通拥堵的困扰。困扰容易滋生焦虑,焦虑则会蔓延给身边的孩子。尽量不让发展中凸现的短暂不适应、不顺畅,影响到我们的孩子,是所有人的共同期望。
因此,作为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相关各方,有义务有责任用更多的智慧和耐心去化解这一矛盾。
施工方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安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这是治本之策。交管部门制定更为合理的通行方案,加强警力疏导,这是权宜之计。校方需要管好家门口的责任田,充分发挥教职工、志愿者的沟通协调优势,协助警方处理好不可预测的突发事态,保障好每位师生的出入安全。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的孩子今年所读的学校,也将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这些天,全家人一直在琢磨接送孩子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个事实和道理,孩子们很懂事,一定能明白并理解,暂时的拥堵是为了将来更方便。其次,我们要合理规划孩子的上放学时间安排,比如早起10分钟,早10分钟出门,实现错峰上学;约定一个放学后的见面地点,做到车到人走。再次,我们还可以更换交通工具,如果不是糟糕的天气,适当地骑车送孩子、走路送孩子,皆未尝不可,既可以舒展身体,还能在相伴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总之,我们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急躁、不安和焦虑。这种情绪一旦传导给他们,会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性格养成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使他们对上学失去兴趣、产生恐惧。
身处汽车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凡事都是物极必反。越是大城市、越是高速,越容易发生大规模长时间的拥堵。它会不会是在提醒人们:适当地放慢脚步,才可以走得更远?这个开学季,让我们收拾一下心情,用更淡定更从容更睿智,来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和嘈杂。
张申尚
新闻推荐
作为出门主要靠走的人,每天要过不同的路口,走不同的斑马线。有的斑马线两端有红绿灯,有的则没有,行人可直接穿行。危险系数最...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