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要“因人施补”
俗话说“秋冬进补,来年打虎”。这句话明显道出了进补对人体的益处。很多人理解的进补就是进行食补和药补,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实际上秋冬进补十分有讲究。对此,昨日记者走访芜湖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的相关专家,听专家从中医角度详解“秋冬进补”。
芜湖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副主任医师何维夏告诉记者,之所以说秋冬进补,主要是因为随着天气的变冷,寒气当令,人体阳气开始收藏,气血趋向于里。这个时候,人体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阴长阳消,代谢相对缓慢,适合敛阳护阴,以固收藏之本。因此,秋冬季节的养生原则主要是“养肾防寒”,饮食则应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一方面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建议多吃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按照上述说法,秋冬季节的进补就需要根据体质和现时的身体情况,选择进补方案,因人施补、因时补益、因人补益。“秋冬进补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比如说要坚持虚则补之,适可而止。实证体质要泄而非进补。”何维夏举例阐述,之所以强调“因人施补”,一方面要看体质偏实还是偏虚,另一方面即便是虚,也要看其属于气虚、阳虚、阴虚还是痰湿。“需要辩证施治。”她建议,如果想要进补,最好先到医院让医生看一下个人体质。
她告诉记者,进补一般分为食补和药补,而药补中在秋冬季节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膏方进补。但膏方的适用对象一般是慢性病人、亚健康者、老年人和女性。她认为,药补其实要根据进补者的情况,进行中医辨证,配合理气、和血、调中、化浊、通腑、安神、固涩、通络等药物一起使用。但是作为进补的一种,补膏也并非人人适用,比如说慢性病患者在急性发作阶段不宜服用膏方,外感急性疾病和传染病患者在急性期和活动期均不宜服用膏方。一些人过于虚弱,为了防止“虚不受补”,也不宜骤补。处于经期的女性和妊娠者(尤其前三个月)一般也不宜服用膏方。
记者 李婷维文
记者 汪武 实习生 潘雅丽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旻)日前,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安徽省立医院等29所医院等级医院评审结果的通知》,芜湖市第...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