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启动的“全媒体大篷车”,历经整整四个月时间,停驻在了眼下的暮秋时节。这四个月里,“大篷车”行往了全市四县四区,在企业,在乡村,在景区,一路留下坚实的辙印,一路留下由衷的赞叹,一路留下美好的记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一辆小小的“大篷车”,让普通市民有机会亲身感受城市的大发展。四十年来,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城市面貌不断更新,生活出行更加便捷。每个芜湖人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发展变化,都有着自己的切身感受。跟随“大篷车”八站的开行,则让人们领略到家乡最前线的发展成果,触摸到家乡最真实的发展脉搏。通过我们全媒体多角度的呈现,让每个生长于斯的人都会由衷产生这样的感触:我们的家乡,是一方宜居的水土;我们的家乡,是一块创业的热土;我们的家乡,是一处美好的家园!
“大篷车”是大江晚报一项传统的精品活动,今年,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春风的召唤下,大江晚报重启“大篷车”。这一次,晚报人不再独行。借媒体融合的东风,包括生活频道、今日芜湖在内的全媒体纷纷助阵,“配置”升级的“大篷车”动力更加澎湃。八站活动,亲历的读者三百多名,而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全媒体平台,让更多的读者和观众,足不出户就领略到这一路上的精彩。透过“大篷车”这一形式,折射出从单一媒体到全媒体传播方式的嬗变,这是时代进步的彰显,同样也是改革成果的展示,是与活动主题的一次不谋而合。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一路看风景的“大篷车”,本身亦是一道风景。作为芜湖市民的老朋友,大江晚报自创办二十多年来,秉持“关怀民生、情系百姓”的办报宗旨,推出了很多广受读者朋友喜爱的活动,这些门槛低、接地气的活动,让大江晚报进一步拉近了与江城百姓之间的距离。我们的事业仿佛这辆“大篷车”,驱车的是我们的编辑记者,乘车的则是广大读者。我们希望,大江晚报如同这四个月里不断发车的“大篷车”那样,重装上阵,历久弥新!
新闻推荐
过去,老芜湖人一提起“河南”(青弋江南岸,今弋江区),首先想到的地方便是“南关”。即便是在现在的公交车站中,“南关”也经常作...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