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 > 正文

63年前 有支“芜湖青年垦荒队”

来源:芜湖日报 2019-05-20 01:00   https://www.yybnet.net/

在芜湖的历史上,曾有一支青年垦荒队,在安徽省当时的嘉山县开垦处女地。几十年过去了,作为一名当年的参与者,我虽然已是人到暮年,可每每想起这段垦荒历史,依然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1956年初,共青团芜湖市委发出号召,组织一支青年垦荒队,前往嘉山县垦荒。当时我才15岁,刚刚初中毕业。带着憧憬和理想,我立马报了名。1956年2月26日上午,这支一百多人的“芜湖青年垦荒队”,聚集在当时的市工人俱乐部礼堂,团市委专门为我们举行了欢送会,还赠送了许多乐器和运动器材。会后,我们便乘车前往蚌埠,与蚌埠的青年垦荒队汇合,一同乘车抵达嘉山县张八岭火车站。

下车后,我们一个个背着行李,手提网袋,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约行十多里才到达嘉山集。当时,省财贸部在嘉山集这个地方筹办了一个“平湖农庄”(后改名白米山农场)。来这里垦荒的人,是由安徽省芜湖、蚌埠、安庆、徽州等地市组建的青年垦荒队。由于农场处于筹备阶段,住处、办公场地及下属生产大队和牛、羊、猪等畜牧场都还在筹建中。我们芜湖垦荒队的一百多男女队员,就暂时安置在尚未完工的两排用竹笆搭建的茅草屋——“农庄筹备处”内。房屋是个无隔间大通道,男女队员只好分东西两头住,中间用行李隔着,再在地上铺起一层厚厚的山茅草就是我们的床了。2月的淮北,比我们芜湖冷多了,特别是未封严实的竹笆墙,到处漏风。尽管这样,可大家心里依然有着一股热乎劲,大家毫不在乎,照样睡得香甜。

我们芜湖这一百来号人,一部分人上山砍茅草,给食堂当燃料,一部分人到张八岭火车站货场,把卸在那里的毛竹、铅丝、元钉及芦席等基建材料,抬运回嘉山集及下属场、队所在地。那时还不通公路,说到交通工具,别说汽车,连马车都没有。虽然艰苦,但大家却很乐观,记得有天收工早,大家捡了些枯树枝,在住地门前空地上,架起一个很大的篝火堆。当夜幕降临,人们点燃了篝火,围坐一圈,有的拉二胡弹三弦,有的拉起手风琴,还有女声独唱和男声合唱。你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大伙忘记了疲劳和孤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随着基建工作的推进,机关及下属生产队,还有猪、牛、羊场组建完成,但办公用房、食堂、卫生所仍留在茅草房里。我们芜湖垦荒队一百多人也陆续分配了工作。我分配在农场筹备处秘书组,有两位女同志分在卫生所,其他成员分到生产队和各畜牧场。记得芜湖的一位叫王富贵的姑娘,她分到金条洪猪场,工作出色,曾被当年《安徽日报》以“养猪姑娘王富贵”作了长篇报道,还有一位分到老郭冲羊场的姑娘叫鲁甫英,也被《安徽日报》以“养羊能手鲁甫英”广为宣传。

在农场这些日子里,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逐步成长,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懂得了不少人生的道理。回想这段经历,特别有几件事,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在秘书组担任文书工作,主要是收发和誊印文件(刻写钢板及油印文件材料)。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这些,好在秘书组有三位秘书:何遂之、胡振铎、郭震。他们都是从蚌埠地委、行署调到农场担任筹备工作的。他们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胡秘书,他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登记,如何发文,如何存档,还添置了誊印用的钢板、铁笔、蜡纸和油印机,发文件全靠手工刻写蜡纸,然后将蜡纸固定在油印机上,调好油墨,用滚筒推印。我初次使用时,很不熟练,有时将蜡纸贴反了,字也印反了。对此,胡秘书总是言传身教,不厌其烦地教我,有时弄得他手上身上沾满了油墨,他也从不埋怨。

为了丰富员工们的文化生活,农场还出了一份油印小报叫《平湖通讯》,胡秘书又给我买了一本《美术图案集》和《怎样写美术字》,教我如何排版,如何插图。经过不懈的努力,这张图文并茂的内部刊物,后来很受大伙的喜爱。

一天,胡秘书要我草拟一份开会的通知,我急了,说我不会写。他却笑着说,要好好学,会是从不会开始的。无奈,我费了好大工夫才写好,交给了胡秘书。当胡秘书叫我去拿文稿时,我一看,自己写的稿子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说白了,几乎等于他重写了一遍。这时我又耍起了小孩子脾气说,我说我不行,你非要我写,我以后不写了。而胡秘书仍笑着说,你看,你写的通知,我不是用了你一段文字吗?你不要泄气,今后要多写多练。在他们的帮助下,渐渐地,什么通知呀、简单的报告等文件,我也能写了,还经常为《平湖通讯》采写稿件呢。

我们秘书组组长何遂之曾当过新四军彭雪枫师长的文书,每到夏天晚上乘凉时,我们都会围坐在他身旁听他讲当年的革命故事。他说那时彭师长率部队经常在定远、凤阳、嘉山县一带打击敌人,枪法准得可以打飞鸟。有天村子里召开群众集会,此时,空中飞来几只鸟,有位老乡高喊:彭师长,人都说你枪法好,打给我们看看。话音刚落,只见彭师长从腰间掏出手枪,向空中一举,枪响鸟落,引得群众一片掌声和叫好声。

我们年纪小,刚离家不久,每到节假日更是特别想家,而我们秘书组的几位老同志,有时放弃回家,轮换陪我们过节。记得有年过中秋节,胡振铎虽然家就在滁县,离农场很近,却没有回家。只见他一早就从集市上买了个大蹄膀及佐料,说要教我们做东坡肉。我们借来了罐子、炉子,生好火,他把蹄膀洗净后,放进装了水的罐子,再放进冰糖等佐料,先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炖。没多久,一阵阵肉香就把我们都馋得口水直淌。盼到肉熟了,我们四个人围着炉子,开始品尝东坡肉。那肉真是又嫩又烂,香甜可口,不一会我们便把一大罐肉吃完了。

1958年7月的一天,农场要举办一场活动,场领导指派我带上介绍信,到邻近的老嘉山林场借照相机(当时相机属于控购物品)。以前去过老嘉山林场的同志告诉我,只要沿着履带拖拉机走过的道走,就不会错。一大早我就骑上自行车顺着履带压过的道路一路飞奔,大约骑了十多里路后,发现前面的道路上竟然同时出现了几条履带车的印痕,这可难坏了我。我于是选了其中一条道,但骑不了多久就又没路了,我又回头重新拐向另一条路。最后竟然在林间道上迷了路。这时,我急中生智,费劲地推着自行车登上一座小山顶,登高瞭望,惊喜地看到山下的几排房屋,农田。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我们农场的金条洪生产大队。我从小山顶推着自行车慢慢向下行走,当推到半山坡时,我凭自己的感觉,坡度似乎平坦一些,为了抢时间,我就骑上车向山下滑行,谁知说时迟那时快,自行车车速快得只听见耳边风声呼啸,刹车不及,一头冲进了泥沙沟里,瞬间就不省人事。大约两个多小时后,我才慢慢清醒过来。

我勉强站起来,动动四肢,扭扭腰,觉得尚无大碍。我赶紧又推着车到了金条洪生产队,队员们看到我如此狼狈,他们打水让我洗脸洗头,又弄了饭菜给我充饥,因为任务还未完成,我只得请他们派人持我的介绍信,到老嘉山林场帮我去借照相机。队里派了一位通信员骑着马前去(当时农场各大队为了便于相互联系,都配有通信员和马),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就把相机借来了。这时,他们看我经过如此折腾,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就派了辆马车,把我送回了嘉山集。事后每每回想这段经过,还真有些后怕。

有次我和同亊史云谋到老郭冲园艺场釆访,中午在食堂用餐后,就到场长陈希凡家坐坐,他妈妈正给一窝刚孵出的小鸡喂食。毛茸茸的小鸡,叽叽喳喳,欢蹦乱跳,十分可爱。他妈看我们喜欢,就捉了6只小鸡给我们拿回去饲养。小鸡快长到半斤重时却引来了不速之客——黄鼠狼。

那是一天深夜,我们睡得正酣,突然被一阵小鸡的尖叫声惊醒。马上拿手电筒四下探照,只见一只黄鼠狼,两眼闪着绿光,史云谋拿起扫帚去打,这时只听“咕”的一声,紧接着我们闻到一股浓烈而让人透不过气的恶臭味,黄鼠狼溜之大吉,可是,办公室里却充满了臭气。嘿,小小黄鼠狼逃生本事也真绝啊!

斗转星移,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毎当回忆“垦荒”这段历史,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它使我获益匪浅,更是我成长的基础。当今,虽不是垦荒年代,但垦荒精神还是不能丢的。

□ 孙侪初

新闻推荐

老人突发脑梗热心人齐相助

本报讯日前,芜湖公交集团五公司18路公交车驾驶员黄世雄驾车途中,突遇一名老年乘客车上突发脑梗。黄世雄果断靠边停车后,立刻...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63年前 有支“芜湖青年垦荒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