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手术室里无影灯下,正在进行一场急诊手术,医生手一伸,器械已经在他手中。这个递手术器械的人,就是手术室护士,他们与外科和麻醉医生一起保证了每一台手术的安全与成功。
21岁那年,带着青春的梦想和对白衣天使的美好印象,王道霞步入了护士的行列。如今,她已经是一名有着近10年工龄的手术室护士,在这10年中,她深深地体会到护理工作艰辛中的快乐。
踏着第一缕晨曦,每天早晨7:40,王道霞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洗手消毒,穿好手术服,戴上手套,手术刀、止血钳、纱布等准备完毕,一台手术即将拉开序幕。在手术中,主刀医生们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王道霞在旁边,不时地看着手术进展,关注着病人的情况和医生的需求。
“医生一伸手,护士就要把刚刚用过的器械接过来,再把下一步操作需要用的器械递过去。”王道霞说,一名优秀的护士必须了解手术的全过程,了解医生的每一步操作,手术中达到无声的默契。
刚到手术室时,她深知专业化的临床知识和眼疾手快的工作节奏是手术室护士必备技能。“反复学习人体解剖结构,新的医疗设备也要经常学习才能熟练使用。”她有一个习惯,每做完一台手术,会做笔记,时间久了,只要看一眼手术区,就能及时给手术医生递去需要的器械。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很繁重,因为经常不分昼夜,不识饭点,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王道霞笑称,手术室的护士个个都是女汉子,忍得了饥,撑得住累,还要有力气抬得起病人。记得有一天,刚忙完一台手术,又来一位胃穿孔的急诊患者,急需手术,她顾不得疲劳,立即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对患者的抢救及手术中……..患者转危为安,手术结束已是凌晨4点。当王道霞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更衣室,这时,浑身的疼痛感和一阵阵的饥饿感方才袭来。尽管身体很累很乏,但她心里却感到很轻松。
在手术室里,王道霞每天接触着各种需要手术的病人,很多病人带着忐忑不安和沮丧进入手术室。她深有体会地理解病人的心情,会用温和的语言宽慰他们,轻柔的操作关心他们。
王道霞24小时开机,很多时候,当刚刚到家或者饭还没吃几口,接到电话会立即赶到医院,一次又一次地奔波于抢救的途中。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她常常被“有急症手术,马上参加抢救”的声音惊醒。
有一次王道霞刚下班,突然接到电话,一位宫外孕患者马上要进行急诊手术,她以最快的速度换回工作服,迅速准备手术器械、抢救物品……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已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表情淡漠了。王道霞心急如焚,立刻投入抢救中去,她给予保暖措施,安慰病人,当医生打开腹腔看到满腹血液时,王道霞及时熟练、准确传递器械,协助医生找到出血部位并止血,一分钟、10分钟、一小时,患者转危为安时,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这时,她才发现衣衫早已汗湿了!
10年的手术室生活,对家庭的无暇顾及成了常态。面对家人,王道霞有些难以言说的愧疚。女儿7个月的时候,由于急诊手术患者过多,王道霞狠心断了母乳喂养,孩子不愿意喝牛奶,家人只能熬粥、冲米糊喂……就这样,孩子慢慢长大。她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知道妈妈要经常加班,从开始的哭闹不止,到后来听到妈妈要加班,能主动挥手再见说: “妈妈要早点回来哦”!家人也从开始的不能理解,到渐渐的他们说,“你走吧,事情交给我们”!
记者 奚璟/文 汪武/摄
新闻推荐
鸠兹芜湖两千多年,人文往事浩如烟。芜湖,古名鸠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500多年,是春秋吴国据守江东和控扼皖江的重要关津。公...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