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翅膀,她用如飞的速度在生命的战场与时间赛跑;流年岁月,她将美好青春交予护理为健康护航。今年26岁的项莹红在海螺医院急危重症科工作已经有4个年头了,在与死神搏斗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与时间赛跑,救助患者于危机之中。调入儿科后,她把病房里的孩子像自己孩子一般照顾,用她的热情和行动,继续践行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用青春诠释90后的担当。
从小,项莹红就觉得护士好温柔,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成为一名护士的梦想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大学毕业后, 护理专业毕业的项莹红如愿成为一名护士。
4年前,项莹红来到海螺医院,成为急危重症科的一名护士。“紧急、凶险、复杂”一秒钟的耽搁可能就会葬送一条生命,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刚进科室,护士长告诉她,这里随时会接到“危、急、重”病人,要以百分之百的责任感投入工作。
“来到这里的病人有的病情十分危重,所以每次换上护士服走入病房的时候,我都有一种守护生命的使命感。”几年来,项莹红不知接诊了多少危重患者,每次接诊,都像是在和死神“抢”时间。
在项莹红刚来急危重症科不久,一天傍晚,一位5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突然心脏骤停,昏迷晕倒,被120送到急诊科。她随即配合当班医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除颤,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患者心脏终于有了跳动,这时的她已疲惫不堪。患者的儿子含着泪向项莹红道谢。“一个患者的安危对于家属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什么事情比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更值得。”项莹红告诉记者。
今年2月,项莹红当选急危重症科副护士长。作为急诊重症室的护士,她更能体会生命的宝贵与脆弱。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今年4月,项莹红参加美国心脏学会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顺利通过理论和操作考试,获得了美国高级生命支持证书,并在学成归来后与同事一起单独开展技术交流。
儿童输液作为急危重症科的一个部分,在病人“扎堆”人手不够的时候,项莹红总是带头加班。孩子的血管太窄,又哭又动,只要她拿起针管,再细小的血管都能“一针到位”,项莹红良好的穿刺技术受到家长和同事的好评。 一位家长竖起大拇指对项莹红说:“你们不仅像幼儿园的老师一样,有耐心、爱心,而且个个技术高超,小孩子的血管那么细,要经过一番‘又哄又骗’才能准确地扎上针,非常感谢你们!”
今年4月项莹红调入刚成立的儿科,成为代理护士长,她带领儿童输液的护理人员成立了儿科模拟病区。“要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基本功必须过硬。”她带护理姐妹们反复练习小儿静脉穿刺和小儿动脉、静脉采血等有难度的操作。工作中,看着所有生病的宝宝,她会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拿出百分百的爱心、细心,亲自示范,受到病人家属的高度赞扬。
护理这一特殊的工作,让她心中装下千千万万个患者,却难以顾及自己的亲人。2017年4月项莹红把自己出生仅几个月的宝宝送回老家父母处,只身前往大医院进修。今年3月份,在海螺医院儿科初建筹备时,项莹红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在输液室与病房中穿梭。而当时,项莹红自己的宝宝也生病住院,每当宝宝在病房中哭闹着找妈妈得时候,看着满脸泪痕的脸,项莹红也只能咬咬牙转身,“因为这时我不仅仅只有他一个孩子,病房里的其他孩子也需要我去照顾。”
通过不懈努力,项莹红创建了一支技术过硬,服务周到的优秀护理团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但她总是说:“大家的认可,与其说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倒不如说是一种鞭策。因为身上肩负着对生命的呵护与延伸,所以一直不曾松懈。”
记者 奚璟/文 汪武/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旻)5月起,芜湖市贯彻执行新一轮大力度的社保降率减负政策,为经济发展助力。本轮社保降率一是降低企业职工基本...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