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高温盛夏,不少大学生选择宅在家里“清凉一夏”,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利用暑假勤工助学。这段时间,也是大学生遭遇欺诈的高发期,社会上一小撮不法分子抓住大学生求职心切、社会经验少、防范心理弱的特点,骗人花样不断翻新。
7月4日,记者咨询了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暑期打工的劳动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了解。据介绍,首先要防止中介的诈骗。选择的中介机构要看清其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了解其经营范围是否与执照相符。通过有资质、信誉好的中介找工作,慎选小中介或个人组织的招聘活动。
对于自己满意的岗位,在正式工作之前一定要确认用工单位是否具备法人资格,是否具备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是否拥有固定的营业场所,这些硬性要求缺一不可。
尽量不要缴纳任何押金。当用工单位以管理为名,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保证金时,要谨慎,以防后期各种理由扣留,不予返还。如果确实要交,应将费用的性质、返还时间等方面明确写入劳动协议。
当用工单位要求以学生本人的身份证等有关证件作抵押时,一定要拒绝,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成为非法活动的工具,证件的复印件也要谨慎使用。
尽量不到娱乐场所工作,娱乐场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为保障人身安全,假期最好不去酒吧、歌舞厅等诸如此类的场所工作。还有些工作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如建筑工地、机械零件加工等,容易发生意外,也尽可能不要从事。
防止网上欺骗。有的个人或者小公司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学生从网上把内容发过去以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相关信息或智力资源。
最后,大学生也要遵守用工单位的劳动纪律。单位规定不能去的地方、不能动的资料都不要涉及,否则有可能造成对用工单位的侵权。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芜湖电信的5G直播车在为安徽电视台的高清直播做保障。本报讯2019年被誉为“5G元年”。近日,在美丽的长江边,中国电信芜湖分...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