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手艺,往往代表的是曾经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我们曾经熟悉的老手艺,正在悄悄地远去。但是,这些“老手艺”依然是很多人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也是难以割舍的旧时情怀。这些老手艺的背后,是一个个平凡的民间艺人在演绎他们的手艺故事。
在芜湖,还有这么一批手艺人,其中既有年轻的继承者,也有干了一辈子的老师傅。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手艺人,那些珍贵而美好的技艺,才能在这个飞奔向前的时代里继续传承。
“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这是古书上对扎染的生动描写。在芜湖鸠兹古镇,也有一家扎染店,年轻姑娘许文娟传承了这个由来已久的民间技艺,用巧手将曼妙的图案赋予织物以灵动和全新的面貌。
许文娟的店里挂着很多扎染作品,有统一的蓝白图案,也有扎染过后斑斓五彩的织物。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每一条织物的图形、纹路都不一样,都有着自己或大或小的面积、或粗或细的线条,那些不拘一格的扎染织物,是巧手慧心,也是机缘使然。店内的两条长桌上放着各种染料,一些家长因为喜欢扎染的“DIY”,而将扎染的过程作为带孩子体验或是增强亲子关系的项目。
据悉,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具体说来,即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2006年以及2008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已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许文娟对扎染的历史语焉不详,但是对扎染的细节和手法却颇为通透。说到扎染步骤,许文娟表示,一般扎染分为五步,包括浸湿布料、扎、染色、洗浮色、晾干等。其中,扎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体现扎染后效果和花纹设计感的一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扎多扎少,扎得越实越密,颜色越少进入,也就越多留白,图案比较清晰。而紧随其后的染色步骤,则意味着上色是否均匀,那么染料的调配比例,同样对深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都是用棉麻布作为扎染的织物,因为棉麻布比较容易上色。”许文娟介绍称,洗浮色是通过清洗染好的布料洗掉浮色,而晾干则需要打开绳结,只能阴干,不可暴晒,否则易脱色。
纯手工的扎染,体现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而其中环环相扣的流程,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从纯白质朴,到五彩斑斓或蓝白相间,扎染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每一个花形、每一条线段、每一个图案都像谜底,要一步步通过流程去慢慢揭开,不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扎染的织物以何面貌出现。神奇但不神秘,即便赋予了丰富的图案和色泽,手工制作的质朴永不消退。
□记者 李婷维 文 梅韬 摄
新闻推荐
1、因高压柜更换,汀棠变团结107线赤铸山路#07环网柜#02开关停电。时间:8:30-15:30范围:【镜湖区】园丁支路:彩虹小区2、因电缆...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