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在三山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三山区教育局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三山教育大讲堂、三名工程等系列举措的推进下,三山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其中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师能精湛的优秀教师,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报道该区部分优秀教师代表的先进事迹。
从教22载,她将青春、爱心和智慧融入在三尺讲台上,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她两度去偏僻农村小学支教,把爱意播洒在青山绿水,只为心中的教育情怀;她情系留守儿童和学困生,关爱学生的典型事例《紧紧牵着你的手》入选了教育部“精彩育人瞬间”。她就是芜湖市三山区保定中心小学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刘德芳。
情怀和梦想,两度支教结下不解之缘
2012年,作为三山区骨干教师,刘德芳开始了在三山中心小学新庄分校的两年支教生活,任分校校长、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支教的经历,只是我漫长教学生涯中的一段插曲,却是最让我铭记一生的一段时光。”刘德芳说。
新庄分校处于比较偏僻的山村,没有公交车,每天刘德芳从家骑着电动车去学校。两年里,她用深沉的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栉风沐雨,从不懈怠。支教带给刘德芳的不仅是每日奔波的辛劳,还有对家庭的愧疚。“我支教的那时,儿子正好要上一年级,照顾孩子的重任就全部压在了家人身上。”
刚开始,当村书记看到支教的是一名年轻的女教师,担心她管理不好,但是刘德芳来到新庄分校后,将学校的广播修好,恢复了广播操;将学校电脑修好,开启现代化教学;通过钻研,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刘德芳的带领下,新庄分校焕然一新,教学有质量、活动有成效。临别时,新庄村的赵书记不舍地说:“你真是一名好老师、好校长!”
2018年,刘老师来到龙湖中心小学东升分校支教。她一肩挑两头,一头担任东升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一头担任保定中心小学副校长。她牺牲每天中午的午休,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奔走于两所学校之间,每半天在一所学校工作。一年多来,刘德芳一面紧抓学生成绩,一面做好学校分管工作,保定中心小学成功地创建了市级禁毒示范校和市级平安校园。
支教教师的任教周期为两年,今年已经是刘德芳支教的第二年,面对即将结束的支教生活,她显得有点不舍又有点欣慰,“这里的孩子喜欢我,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情暖留守儿童,用爱浇灌孩子的成长
“刚毕业时,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弟弟妹妹,现在,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留守孩子最严重的心理问题就是缺爱,作为老师要给予更多的爱。”作为三山区政协委员的刘德芳,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学困生。
在她的学生中,有一名转入学生叫姚宏(化名),调皮、不写作业让很多老师头疼。刘德芳当然也头疼,但更多的是心疼,她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寻找多种机会鼓励他。一次,刘德芳看见姚宏正在打画片,于是上前握住他的手说:“这么大的手,如果能够好好写作业,那该多好啊!”接着她牵着姚宏的手和他谈心,教育他如何做有用之人。在刘德芳的关爱和鼓励下,这块坚冰融化了。姚宏不仅遵守校规校纪,在学校运动会上,他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考试,语文成绩也超过了90分。她关爱姚宏的典型事例《紧紧牵着你的手》获得了安徽省“精彩育人瞬间”一等奖,并入选了教育部“精彩育人瞬间”。
作为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刘德芳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过生日,开展“一封家书寄真情”活动、师生结对帮扶……她的呵护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感受到暖暖的爱、深深的情。
不懈钻研 做语文教学的追梦人
语文课堂上,刘德芳大胆创新,简约灵动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并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她三次参加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并分别荣获特等奖一次和一等奖两次。2014年11月,刘德芳代表芜湖市前往北京参加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她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轻叩诗歌大门》,不仅在本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更是代表基础教育组在颁奖大会上进行了展示交流,当时全国仅有3例。
作为芜湖市学科带头人,刘德芳积极培养青年教师。2017年,三山区刘德芳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两年多来,她无私地帮助工作室的老师提高专业素养。她的工作室因为成果丰硕,在第一批三山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
一路汗水一路歌。由于成绩突出,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农远应用新星、安徽省教学能手、芜湖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面对掌声与鲜花,荣誉与光环,刘德芳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她坚信:只有不忘初心,奋力拼搏,才能飞翔于更高远更广阔的天空!
记者 奚璟
新闻推荐
报名时间:2020年6月3日—5日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00。报名地点:弋江区为民服务中心1号楼三楼三号会议室报名处(利民东路2号...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