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区域管道和阀门结上了厚厚的冰
低温天气下,芜湖天然气供气量持续高位,最高日供气量接近170万立方米,远远突破2019年冬季日最高用气量164万立方米,供气压力倍增。昨日记者从芜湖中燃获悉,从去年11月以来就启动LNG气化站设备,日气化量最高达44万立方米,以补充管网供应,保障供气压力和民生用气需求。
1月8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九华北路130号的芜湖中燃北门站LNG气化调峰站,现场探访天然气气化的全过程。据介绍,该处为冬季用气高峰期重要调峰设施,芜湖中燃从外地采购LNG进行气化进入城市管网补充缺口,供给市民用气。
根据要求,记者出示安康码、体温检测后,戴上安全帽,穿上防静电工作服,由工作人员带领进入现场。离气化站作业区还有十几米远,“一阵寒意”袭来,不远处“云雾缭绕”,白色雾气的高处则看到8台高大的气化器。
记者走进作业区,寒气迎面扑来,由于液化天然气在气化过程中会吸收周围大量热能,整个场站被雾气所笼罩,宛若人间仙境。冒着-20℃的低温,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利用消防高压水炮对气化器进行除霜,提升气化率。由于低温天气,作业区地面和设备上都结上了厚厚一层冰,对运行工巡检和设备操作带来不便。记者在作业区里面站上10分钟左右,就像处在冰天雪地一般,感受到刺骨的寒气,脚趾也开始发麻,笼罩的雾气也严重影响了视线。
90后的张炀是气化站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为使气化设施高效运转,他们需要对LNG气化器实施昼夜不间断人工除冰除霜。此外,他们随时还要进入作业区域内,检查管道和阀门设备等,确保正常运行。张炀告诉记者,白天有阳光还好些,特别是夜晚,作业区特别寒冷,每次他们都穿戴上全套低温防护用品,尽管这样,5分钟左右脚都冻麻了,每次去作业区域检查一圈出来后,身上落了一层厚厚的霜。
自从去年入冬以来,芜湖市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加,去年11月底LNG气化站全力开动设备,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每天气化约40万立方米以上,近日更是高达44万立方米。据介绍,芜湖中燃多方协商高价购买LNG,目前每天到站约17辆槽车,高峰期则有20多辆槽车,全部气化后进入城市管网。
据介绍,随着气温降低,各地城燃公司的缺口量逐渐增大,管道气资源极为紧张,各地LNG需求量猛增,采购难度极大,价格也已突破万元每吨,天然气供应形势严峻。目前,芜湖中燃加强气源组织气源保供,形成了“4+1”气源保障体系,即四家上游管输供气单位加LNG补充保供(与中石油、中石化、省天然气公司、中石油昆仑达成合作互联互通,自有LNG储罐+危运车队补充保供);同时与各地液厂及全国多家贸易商保持联系,全力采购LNG补充剩余缺口。
芜湖中燃呼吁,由于目前全国性用气量激增,气源紧张,希望市民合理用气,节约用气,避免浪费。同时提醒市民,冬季是燃气事故高发期,日常用气更应注意安全。记者 奚璟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世宁冯光宇)1月6日,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率队来芜召开座谈会,传达安徽自贸试验区工作最新要...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