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我轻轻地朗诵诗句,只觉得一幅美丽的画面浮现眼前。
我是喜欢诗句的,上学之后,渐渐读懂了诗人“锁”在诗中的情感,轻轻朗诵着,便可将这“锁”打开。
云有罗裳,鹊红相织,月有纱华,薄雾著之。一季深秋,寒灯小径,也该有三两行人,或闲话家常,或仰头望月,或陈词一曲,该是月落乌啼,该是江枫渔火。
诗中有欢喜,有闲愁,有悲愤,也有感动。在校园里,细细品味这些,静观云起云落时,静听雨打芭蕉声。
备一叶扁舟,跟随诗人的思绪,顺秋水而下,独受深秋微雨凉。
校园中,讲台上的老师描述着当年发生在诗人身上的往事,我听得入迷,听得仔细。
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会渐渐消失?有多少宝贵的诗词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如今,这些诗词进入校园,就是要学生们将它传承、发扬下去啊。
同学们的诗句朗诵声渐浓,我仿佛看到校园中盈满了诗情,一如诗人们的当年。
既望诗情满校园,也望文化永传承。中国的传统诗词,是世界上的明珠,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过雨园林绿渐浓,晚霞深处暮云重,小桥东畔再相逢……
指导教师:晋倩
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908班 朱雨清
新闻推荐
眼下,正是春节前的年货采购季,网购已经成为市民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快递站点迎来了一波小高峰。看着快递站点内堆满的包裹,家...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