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新闻 > 正文

唱响和谐发展天籁之音□ 本报记者 赵丹丹

来源:芜湖日报 2013-11-19 20:21   https://www.yybnet.net/

课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带着学生们玩起了跳绳

志愿者陪伴社区孤寡老人

“大鼻子”校车进校园

科技大篷车走进校园

自动化配药系统

镜湖区首批特殊群体老人拥有“电子保姆”

就业青年学习汽车美容技能

上门办证解民忧

保障房建设持续加速

社区医疗服务人性化受欢迎

万春新苑幼儿园

体育场社区成立芜湖市首个献血志愿队

趁着天晴,六郎镇永和村村民谢金梅赶紧把家里的花花草草搬到门口晒太阳,在她身后,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收拾得一尘不染。“住得宽敞,空气好,大家都说六郎就是芜湖的‘后花园\’!”谢金梅说,丈夫和儿子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一家人的生活平实而幸福。

近年来,芜湖市把新农村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快速通道连接城乡,农村公路“村村通”提前完成,示范镇、村建设取得实效,一个个永和村这样的新农村,由过去城里人看不上眼的乡旮旯,变成了备受青睐的都市“后花园”。

新农村建设是芜湖市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的一个缩影。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从城市到乡村,从繁华闹市到乡村阡陌,一曲城乡统筹助广袤农村迈上发展快车道,也唱响了芜湖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全市投入11亿元,建设了总长度近100公里的市区至三县快速通道,建立起主城区到各县区和中心镇车程30分钟、60分钟的交通圈,芜湖城乡一体、组团发展的城市形态加速形成。2011年8月区划调整后,芜湖走上跨江联动发展的新征程。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举全市之力,高起点推进江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形成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跨江发展格局。

城乡统筹带来的和谐美景,体现在群众生活的一个个细枝末节中。“低保城乡一体化之后,我每个月能多领100多块钱低保金。”繁昌县孙村镇低保户黄力群高兴地告诉记者,每月多出来的这笔钱让自己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记者获悉,继市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后,繁昌县、芜湖县、南陵县等紧随其后,让数万名农村低保户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保障标准。

如果说城乡统筹拉近了芜湖城乡区域差距,掀起和谐芜湖建设的序幕,那么,政府大手笔“真金白银”的投入,则为和谐芜湖提供了坚实保障。

2009年,芜湖市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创新性提出“一紧一松”的财政支出模式。几年来,市政府开支年年“收紧”,民生支出却逐年递增,民生工程的项目数量、投入资金更是画出了一道贯穿始终的上行线。数据显示,2012年,芜湖用于民生方面支出234.2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0.9%;全市投入71亿元实施39项民生工程。2013年,全市预计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270亿元,占全年财政预计支出比重的82%;预计投入78亿元实施40项民生工程,较上年增长近10%。

“如果不是政府报销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爸爸的病根本没钱治。”弋江嘉园困难群众许静说,父亲突发脑溢血后住进医院,前后花费24万元,医保报销了近20万元。

“之前就怕孩子上幼儿园收费高,幸亏政府发展普惠园为我们解决了难题。”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小班的周素利告诉记者,孩子所上的普惠园每学期费用由政府补贴500元,3年幼儿园下来能省下3000元钱。

……

一桩桩,一件件,体现着民生工程给群众带来的实惠。

在统筹城乡的坚实承载下,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支撑中,人们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和谐,在芜湖这座江畔之城,正在从梦想转化为美好现实。

新闻推荐

“网上美好乡村”项目正式实施鼓起农民“钱袋子” 开辟美好乡村“新路子”

本报讯(记者 潘晔)昨天中午,芜湖县六桥村和“淘宝中国·芜湖馆”合作的网店终于“完工”,正等待审核上线。“村里特产的土鸡、土鸡蛋是主打产品。”该村大学生村官向亮...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唱响和谐发展天籁之音□ 本报记者 赵丹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