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吕毅
“没想到我的名字这么快就改好了,这对我办事帮了大忙。”近日,朱国明致电本报,感谢一位民警。他告诉记者,他的户籍地在芜湖县,现在居住在上海。他以前是从上海到芜湖县来的下放知青,之前一直叫“朱国民”,后来回到了上海,现在想要把姓名变更为“朱国明”,以方便办事。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朱国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上了芜湖县三元派出所,没想到派出所户籍民警占英,不辞辛苦入村走户,调查核实“朱国民”的身份信息。很快在经过核实和审批后,“朱国民”成功改名为“朱国明”。“给我改名字,户籍民警占英跑前跑后,一点都没怨言。”朱国明感激地说。
其实,像占英这样的户籍民警在芜湖县还有很多。近年来,芜湖县倾心打造具有公安特色的服务窗口,践行群众路线引入“4S”服务理念,即在户籍窗口工作中引入微笑(Smile)、速度(Speed)、真诚(Sincere)、满意(Satisfaction)的服务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该县公安在户籍大厅统一设立办证指示牌,对到户籍窗口办事或者咨询的群众,都发一张相对应的“户籍办理小指引”。做到“受理一手清,答复一口清,告知一次清”,对于手续完备符合条件的及时办理,对于手续不齐全的一次告知、二次办结,不让群众跑第二趟。针对特殊情况打破受理时间限制,启用群众急办件零休息、无障碍“绿色通道”。同时,推行警务公开,强化监督,在醒目位置公布民警照片、姓名、警号和投诉电话号码等,并设立警务公开栏、投诉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户籍窗口配备服务评价器,对服务进行现场评价。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程度较低不会写字的情况,制定统一填空式申请报告、民警谈话笔录等“模板化”范文,并推行“代写服务”便民举措。
此外,还为高龄、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办证、送证等服务。通过流动警务室、QQ警务室、流动服务队、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将公安服务搬到群众家门口,彻底打破“坐堂审批”、“静态服务”常规,让静的窗口动起来,实行动态服务常态化。
新闻推荐
“一产偏重、二产欠优、三产较弱,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于省情,安徽人认识清醒;“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对于未来,安徽决策层意志坚定。“调结...
芜湖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