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晟 汪潜
如果没有“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弋江区利民东路延伸段区域,目前可能还是破旧房、违建房与建筑、生活垃圾混杂其中,而如今这里很快就将呈现绿树红花交织的景象,并成为城南最美的道路沿线风景线。
如果没有“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芜湖长江大桥公铁桥下港一路段区域,可能至今依旧是杂草丛生、杂物乱堆及无序的乱搭建、乱披挂,而现在这里却悄然变身成为一座市民公园。
如果没有“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芜湖县六郎镇殷港村村口及周边区域,可能仍然随处可见随手乱扔垃圾、随意乱堆放等陋习,而现在这座“水乡”早已是花红水更清、景美岸更绿。
……
今年以来,芜湖市将“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水平,围绕“共治城乡环境、共建美好乡村、共铸文明乡风、共创文明城市”主题,将“三线三边、美好乡村、文明创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融为一体,互相衬托,互为补充,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与对外形象。
明确目标高位推进,创新思路增强意识
“他们这里的环境整治工作动静大,变化大,群众满意度高。我们要积极推广学习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只有加大投入、认真督查、做好宣传,才能促进工作取得实效。”这是芜湖市一名基层文明创建工作者,在实地了解到江浙先进地区类似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后如是说。
自全省“三线三边”治理工作启动后,芜湖市多次召开相关工作部署会、调度会、现场会,各县区同部署、同落实全面推进。及时出台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责任分工、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汇总全市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三线三边”治理工作任务,倒排时间进度表,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市域范围内城乡环境治理全覆盖。
在开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芜湖市始终保持“思想不放松、投入不减少、力量不削弱”,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工商资本为主体、全民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根据土地使用权性质类别等特点,创新确定不同建设方式;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积极性,创新激励机制;确定专项经费,不断增强扶持力度。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一产偏重、二产欠优、三产较弱,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于省情,安徽人认识清醒;“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对于未来,安徽决策层意志坚定。“调结...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