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新闻 > 正文

徽商与芜湖(二)二、徽商对芜湖的贡献

来源:大江晚报 2016-08-1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徽商改变了芜湖,芜湖也改变了徽商,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徽商芜湖化的过程。芜湖使徽商成为了城市的新贵,徽商贡献了一个更加繁荣的芜湖。徽商到芜湖才成为“行商”,不然便是家门口的“坐贾”,最多不过是山村货郎。所以“天下徽商始于芜湖”的说法虽不严谨、全面,但是却有一些道理。芜湖徽商是以徽州商人为主体的,加上芜湖本地的生意人,再加上尊崇徽商从商理念、按照徽商游戏规则运作的外省商人共同构成的。他们源于徽商又高于徽商,是徽商里面的精英。他们强力推进了芜湖的发展,加快了芜湖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且在当代正在创造奇迹。

1、徽商在芜湖移风易俗,使芜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明初人黄礼说,在芜湖“居厚实,操缓急,以权利成富者,多旁郡县人。土著者仅小小兴贩,无西贾秦翟,北贾燕代之俗”。【民国《芜湖县志》,卷八】对于这种情形,《芜湖县志》也有明确记载:“同光一来,邑人以商致富者颇不乏人,较之旧俗,大有进步。然城镇各处,大率业砻坊者居多,此外各业,仍不若客籍之占优势。”【民国《芜湖县志》,卷八】这里所说的“客籍”主要指徽商。徽商不但改变了芜湖人的风俗习惯,而且使芜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明代芜湖以牙行“利心轻”著称,以著名商人阮弼为代表的一批徽商起步时就是从事牙行的。清代芜湖地方政府出台《芜湖商务局详订保商章程》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为规范的招商引资办法,充分体现了芜湖人亲商、和商的精神以及建立廉洁政府的追求。正因为此芜湖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向商业的转化。经商在芜湖已渐成风气,1920年芜湖在13.7万人口中就有3000多户经商5万多人从业,其中较大商贾200余户,这在安徽是仅有的,江南城市群中也不多见。故而1928年安徽总商会在芜湖成立并永远驻址芜湖。

2、徽商在芜湖树立了爱国爱家乡的光辉典范

明代巨商阮弼在县丞陈一道父子援助南陵抗倭战死、芜湖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率领市民抗击来犯的倭寇,并取得了保住河南商业繁华区免受涂炭、并斩获部分倭寇的大捷,这可能是安徽历史上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取得完胜的战斗。胜利后,阮弼又号召商民捐款捐物修建了部分城墙和“弼赋门”,完善了芜湖城市的防御功能。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以后,由于徽州木商的积极反抗,使得《芜湖各国公共租界章程》于1904年才得以签订,这使得芜湖半殖民地的历史进程延迟了28年,这28年世界局势发生巨变,殖民主义已经日薄西山。为芜湖地方与英方交涉过程中赢得了较多的主权权益,在屈辱时代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国家的利益,使芜湖《芜湖各国公共租界章程》与上海等地典型的租界相比,差别较为明显,这也是认定芜湖的租界实际属于公共通商场的一个重要例证。

徽商不但爱国,而且珍惜爱护侨居地,视侨居地为故乡。事例很多,如浆染商阮弼在全国十九省市设立分店后仍把总部留在芜湖就是著名的爱乡表现,也是当代总部经济的萌芽。

3、徽商在芜湖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创新

阮弼可能是商业史上连锁经营的早期实践者之一,胡开文家训“分家不分店,分店不起桌,起桌必更名”更体现了连锁经营的精髓,清代芜湖地方政府颁布的《贩运钢斤章程檄》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钢铁市场交易的管理办法,其中对商标、承兑汇票、质量、钢材交易场所的管理、售卖资格的确立、交易数额的登记、著名商标的认可等现代交易的规则多有涉及。

在制药业和冶铁业中,在涉及用工管理、工资制度等诸多方面出现了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使芜湖成为较早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地区。

徽商在芜湖成立了众多的同业公会、商会,加快了芜湖成为市民社会的步伐,提高了社会的自治能力,这也就是芜湖人民能够在无政府状态下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明清时代文学史上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一大批具有民主思想作品的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多与芜湖有关的根本原因。更大的创新还在于芜湖人率先在北京上三条建立了芜湖会馆,是中国会馆制度的滥觞,对中国文明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芜湖人不但创造了会馆,而且善于利用会馆从事维护本地商业利益的场所,徽商吴宗胜便是在芜湖会馆上下运作取得了控告芜湖榷关邓主事胜利的。

民国《芜湖县志》上记载北京芜湖会馆里曾为芜湖商民迫使雍正帝罢免芜湖“江夫蓬银”税斗争胜利立碑纪念,这些通过芜湖会馆而取得的斗争的胜利,同时也体现了芜湖徽商的智慧。他们在苛政面前不但有勇敢抗争的一面,也有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人际沟通的一面。

为了减轻芜湖市民的苛捐杂税的负担,鲍人龙、鲍献及其母“愿捐银两万两生息抵办”也是一种创新之举,有现代基金的味道。

徽商吴昂集资修建永宁矶航标的过程可能就是较早时期的用“官督民办”的方法建设公益事业的尝试。

至于徽商在芜湖建设中华闻名的商业街——“十里长街”、创建了诸如“同庆楼”等众多百年老字号,芜湖徽商还是明清时代商业资本投向产业发展最多的一群人,“十里长街”大多是前店后坊式的经营模式。

4、徽商对促进芜湖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徽商在芜湖办教育、赈灾、办慈善、办医疗机构、办文化事业、捐资助学、交通、农田水利、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修造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成绩斐然,更为姑苏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及铁画的创造和推广作出了独有的贡献,完美地体现了“贾而好儒”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风采。

5、徽商促进了芜湖科技的发明和推广

宋代以后芜湖科技的成果是徽商投资芜湖的重要原因之一,反过来徽商又促进了芜湖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阮弼在从事染纸业的基础上,开始了布匹丝绸的浆染,使这项技术达到了“浆染尚芜湖”的高度。芜湖浆染业雄踞中国四百年之久,为中华民族的纺织业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并直接影响了苏州踹布业的产生和发展。

芜湖的圩田技术传人长三角地区以后,产生了苏州的“围田”技术。

张小泉将在芜湖学到的“嵌钢”技术带到了杭州,产生了中国手工业史上著名的品牌“张小泉剪刀”。

雍正时期大量出土于杭州北新关的芜湖制造——“报桨船”在当时国内造船业界影响巨大,相当于古代水上的“奇瑞”。

明朝周边国家贡臣常绕道芜湖购买徽商“永春药号”生产的中成药品,把芜湖的制药技术传播到了国外。

6、徽商促进了芜湖的开放和近现代化

专家研究表明,粮食贸易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主要商品贸易,其总量是整个商品贸易中的42%。而徽商的主业之一就是粮食贸易,万里长江是明清时代的主要运粮道。徽州粮商促进了芜湖米市的形成和发展,而米市又急剧地扩大了芜湖的城市规模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芜湖人口一跃超过了十万,流动人口三十万,超过常住人口,人气旺旺,一派“市声若潮”景象,客商运米到芜湖脱售后“皆在此购货”,所以“数百万金融仍在芜流通”。商业资本在长江经济带仅次于上海和武汉,排为第三位,奠定了芜湖在长江经济带的历史地位,使芜湖进入近现代化的速度明显地高于长三角周边城市。

众多掌握了近现代技术的徽商,如明远电力、益新面粉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带动了芜湖社会迈向了近现代化。

历史进入了新的时期,但是在芜湖这块土地上“徽骆驼”精神永放光芒。  

□ 王东

新闻推荐

网吧外墙清洗 受雇者转雇他人 “蜘蛛侠”摔伤该谁担责?

本报讯网吧找人清洗外墙,受雇者又转雇他人参与该业务。现实生活中,这种劳务“转包”的情形不在少数。倘若发生意外,谁该为此负责?近日,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这样的一起起案件,颇具警示意义。芜湖县某...

芜湖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徽商与芜湖(二)二、徽商对芜湖的贡献)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