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新闻 > 正文

十里长街:失落的清明上河图

来源:大江晚报 2019-02-12 01:36   https://www.yybnet.net/

老芜湖人都有一个十里长街梦,在他们心目中,那就是芜湖人的清明上河图。如今没有了,都觉得很惋惜。一直絮叨着,期待重生。只是,重生不是那么简单的。

记忆中,长街高低错落有致的楼房商铺,多少代的常客过客匆匆地来往。绵延不绝的青石板路,被车,或者商旅的脚步磨得光滑圆润。而长街的沿街两侧,都是些两层砖木结构的徽式小二楼,前店后宅:山墙翘角立兽、青砖黛瓦粉墙、马头墙、镂空雕花的木窗,甚至走马楼。店铺林立,市声若潮。这里最有名的店铺,要数徽州人阮弼开设的大染房,是当时芜湖的浆染巨店,被史学家翦伯赞称为明代全国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还有人记得百年老字号张恒春药店也是在这里起步的。长街几乎平行地紧挨着淙淙汩汩的青弋江,江边有几个码头,商家云集,船帆飘扬。青弋江是芜湖人的母亲河,也无疑是徽商的黄金水道,源源不断地有人、物泛舟而来,又满载而归……

更何况,这条街上还有无数前朝遗迹尚可寻访。穿过花津桥,有专祀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梁孝文祠。西行里许,南宋词人张孝祥的状元坊故居,遥遥在望。不出百步,还有知州陶玉在宁渊观前设立的横金坊。再西行有接官厅,以及可食宿的驿馆,当年海关监督潘赞化是否就是在这儿初遇张玉良,最终成就了一桩感天动地的姻缘?馆旁的吴波亭,元欧阳玄《吴波秋月》诗有“几回送客舣吴波,月上芜城夜若何”之句,从此“吴波秋月”列为芜湖古八景之一……虽然只是方寸之地,风景与故事却颇为不少,够说道的。

芜湖的长街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宋代建筑芜湖县城墙时,距今八百多年历史。东吴孙权黄龙年间(223-229)将芜湖县自黄池移至今北门鸡毛山高地,那时鸡毛山周围还是一片湖泊,可能只在县治附近有原始的集市。唐以后,开始大修东南水利、疏河道、筑东坝,使中江之水分流而入江归海。太湖之水不得倒灌芜湖。到了宋代在芜湖郊区大事围垦农田。水落后,鸡毛山周围陆地随之扩大,人口增多商业兴起。特别是筑城之后,商业街道相继出现。宋城的范围:东至今东门外的“鼓楼岗”,北至北门外“高城坊”,南至南门外的“南门湾”西至西门外的“大城墙根”,以及“兴隆巷”“打铜巷”“米市街”“薪市街”“鱼市街”“花街”“油坊巷”“铁锁巷”“南正街”“西内街”都属于宋城内的商业区,是昔日当地各行各业的集中场所。

宋城毁于南宋金元之乱,到了明朝重建的县城范围大为缩小。县志云:“弼赋门西连长街大市”,这说明这时西门外内缩,把原来的一条西门大街截断,西门内叫西内街,西门外叫长街。所谓“长街大市”原来也在宋城之内,所以形成十里长街始于宋代建筑。

长街成型于明朝中叶。万历三年(1575)建芜湖县城时,“画长街于(芜湖县城西弼赋门)城外”。此后,西门口的长街大市,沿青弋江向西不断拓展,延伸至两江交汇口之中江塔宝塔根。《芜湖县志》载:“清代由新市街出弼赋门(即西门口)西抵江口,名十里长街。”十里长街独擅长江,特别是青弋江水上运输之利,促进了长街商业的迅速发展。县志说:“长河(青弋江旧称之一)汇宣泾诸水,由东而下,直逼南城,经浮梁(老浮桥)西达于江。”长街的后沿,紧靠青弋江北岸,有徽州码头、寺码头,有头道渡、二道渡,有老浮桥、利涉桥,后来又有了中山桥,都通向长街,因而水陆交通极为便利。长街货物进出青弋江,可以直达皖南的宣、泾、南、繁以及苏南地区,进出长江,可以上溯湘赣鄂川,下达宁沪苏杭,北至无、含、和、巢、庐、合等地,因之名声在外,商贾们接踵而来,百货云集。故有“十里长街,阛阓之盛,甲于江左,城中外市廛鳞次,百物翔集,又采布帛镪,至而辐辏”,“市声若潮,至夜不休”。

清邑人黄钺《于湖竹枝词》有七绝:

酹酒三巡令拥驺,长街七里看春牛。

娇儿鹁角红如火,闹攘攘花簪满头。

其诗末自注:“每岁迎春,必于吉祥寺桥暂驻,官为酹酒,然后启行。曹石仓诗“芜湖七里长。剪绒为人,谓之闹攘攘花,盖犹人胜遗制云。”当年长街春日热辣民俗,于此略见一斑。

芜湖十里长街经历了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变化。明初,江南地区生产发展,货物聚集于芜湖,长街成为闹市。据《明史》载:“成化七年设芜湖、杭州、荆州关,征竹木钞,后改银。”芜湖关设在泗关街,其时芜湖商埠地位已在杭州、荆州之上,至明末崇祯时期,芜湖关银年达七万两。清咸丰年间(1851-1861),十里长街毁于湘军与太平天国之争夺战。光绪二年(1876),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将芜湖与浙江温州等四个城市辟为通商口岸。这个不平等的条约,在给芜湖民族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并造成畸形发展的同时,也从此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1918年,芜湖海关进出口货值就达当年全国对外贸易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讫点的芜申运河,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芜湖开放通商口岸后,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

1948年芜湖《江广米行重建会所纪念碑》载:“逊清光绪八年,李文忠公(李鸿章谥号文忠)请准将粮食市场,由镇江七浩口移到此地。”在此前后,李鸿章家族先后来芜,大量投资于房地产,兴建房屋,开辟新街道如今日之二街,中山路、新芜路等,其中在长街店房属于“李府”修建的占有很大比重。李氏家族成为名副其实的芜湖最早的重量级开发商。

长街有许多百年老店老字号。主要的有明永春中药店,明万历年间休宁人汪一龙,字正田,精医道,来芜湖在西门外大街上长街创立永春中药店,慎选药材,精制丸散,对症取服,效验神速,四方争购,凡取道芜湖的外国人也慕其名而购药携归。永春药店历时二百多年,子孙兴旺。其次是沅记胡开文墨庄,乾隆三十年(1765)绩溪人胡天注在徽州创设胡开文,咸丰二年(1852)胡天注的六房曾孙胡贞一来芜,在南门大街开设沅记胡开文,光绪五年(1879)迁入鱼市街,光绪十六年(1890)再迁入上长街井儿巷口。再有名店张恒春国药店。张恒春药店创始人张宏泰,江苏溧水人,清嘉庆五年(1800),曾在安徽凤阳开设张恒春药店。其第三子张鸣鹿,18岁在当涂护驾敦孙大春中药店当学徒,不数年接盘该店,仍名为张恒春。道光三十年(1850),其子张文金来芜创设张恒春药店,店址先在金马门,数年以后迁到西门内鱼市街,咸丰十一年(1861)迁至长街湖南会馆对面,同治六年(1867)再迁至中长街状元坊对面。其他有顾顺兴酱园老店,原在城里南正街,后迁入鱼市街。民间俗称其为老顾家。

建国后,由于受“重生产、轻流通”、“重工轻商”思想的影响,加之城市规划的调整、商业中心的转移,长街市场日趋衰落,1964年关闭。

十里长街其实是个约数,它的长度大约在1783米左右。县志所载“名十里长街”,也是沿用民间习惯说法。1985年芜湖市工商联实地丈量,从鱼市街顾顺兴酱园至西门口长343米,自西门口到宝塔根,长1440米,合计1783米,为3.65里。长街南北宽平均为200米。长街占地面积约为356,600平方米。芜湖人习惯把长街分为三段,西门口至状元坊一段,叫上长街。状元坊至宁渊观叫中长街,宁渊观至宝塔根脚为下长街。整个长街两边还有许多横向的巷道,也附属于长街的商业区。这个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芜湖人民生活中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发挥情感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旧城市改造的浪潮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部拆毁。拆毁的原因如果理性分析,可能与内河水码头的衰落,很多危房年久失修等等不无关系。现政府正在筹划恢复之中。

本文选自《芜湖史话》

新闻推荐

百悦城2号楼预售许可公告

芜湖百悦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百悦城2号楼,建筑面积共13623.76平方米,经审查,该公司建设手续完备,符合预售条件,且该公司的预售...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旌旗飞扬 跑马灯2019-01-21 07:18
猜你喜欢:
评论:(十里长街:失落的清明上河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