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为县通过扩大覆盖面、创新宣传载体、建立长效机制等举措,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在全县形成清正廉洁文化的浓厚氛围。
全面覆盖 把廉政文化播向每个角落
“我深深懂得,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如同绵绵春雨,润物无声……”日前,无为县召开由20个乡镇和32个县直重点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家属参加的全县“当好廉内助 树立好家风”家庭助廉教育大会,一位县直单位“一把手”的妻子激情发言。会上,领导干部家属还为爱人书写了亲情寄语,县纪委组织大家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洁治家警示录》、廉政微电影《回家》,县妇联向领导干部家属发放了《“家庭助廉”倡议书》。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廉政文化建设水平,该县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示范点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无城镇同心社区,各网格、楼院都配有廉政文化联络员,社区还聘请了11名义务廉政文化宣传员,建立起“社区—小区—楼院”三级廉政文化组织网络。社区投资建设的廉政文化图书室、活动室,为居民提供了廉政教育活动阵地;组织开展的廉政电影进社区以及廉政文化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廉政文化传播到每个人的心里。
“廉政文化建设看似是个软任务,可真正做好了,对打造一支廉政村干部队伍是非常有作用的。”高沟镇隆兴村党总支书记沈学青说,隆兴村通过平时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上廉政教育课、撰写廉政教育心得等,使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不断增强。
在深入开展“六进”活动的基础上,该县把廉政文化建设拓展到旅游景区、公园、广场、网吧、街道等场所,从党政机关到村组农家,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廉政文化如一缕缕春风扑面而来,筑起一道道反腐倡廉的牢固思想防线。
丰富载体 让廉政文化沁入心田
“八项规定铭记心,清正廉洁贵在行,两袖清风过佳节,举家欢聚庆团圆。”每当节庆日,无为县的党员干部都会收到县纪委发来的廉政手机短信。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通过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使廉政文化“润物细无声”,这是无为县近年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导向。该县广泛开展电视播廉、短信说廉、培训育廉、歌曲唱廉、书画写廉、警示劝廉、文艺作品赞廉、电影戏剧演廉等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随时随地给人以启迪。
近年来,无为县相继拍摄了廉政专题片《皖江廉潮涌》《正风提效促有为》和《转出清风正气来》,在安徽电视台《廉政经纬》栏目播出。组织开展廉政故事和廉政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评选出《板鸭飘香》《米芾与稻孙》等12篇优秀作品;编辑《廉政教育读本》《中小学生廉洁文化读本》《“作风整顿年”学习教育读本》等,极大地丰富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廉政知识。积极开展廉政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共享文化成果,共建和谐社区”12场廉政文化专场演出,开展“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知识竞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电视网络知识竞赛、“爱岗位、重责任、讲奉献”演讲比赛、“廉德齐家,共创文明”心声交流会;开展村干部“正风气、守清廉、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全县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教育报告会等,把廉政教育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诚实守信、崇尚廉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作风。
建立机制 用廉政文化筑高反腐平台
为巩固廉政文化建设成果,无为县不断建立完善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该县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融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工作之中。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5个省级、13个市级、20个县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和1个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同时,该县建立长效警示教育机制,与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合作建立了“无为县党政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接受警示教育;每年召开一次新任科级干部警示教育暨廉政谈话会,并组织新提拔的科级干部进行廉政法规知识测试、签署《廉政承诺书》,使党政干部廉政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本报通讯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学校能实现很好的发展,得益于我县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看着美观大气的校园,无为实验中学负责人高兴地介绍,县政府投入80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造,教学设施提档升级,全部达到或...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