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放心,您的问题我们这就解决。”4月12日,记者来到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感恩新村社区,在驻点工作站,不断听到这样一句话。
感恩新村社区是古浪县实施生态移民暨黄花滩扶贫开发项目的第一个移民新村,村里吸纳了来自高深山区的10个乡镇917户4300多名贫困群众。为了及时解决移民入住面临的各种问题,古浪县在感恩新村临时成立了由移民所在地乡镇干部组成的10个驻点工作站,各个工作站帮助解决移民搬入新村后遇到的各种困难。
记者看到,在每个驻点工作站,搬迁公告、政策法规、补偿标准、搬迁进度表、感恩新村布局图等全部被张贴在了墙上。“‘挂图作战\’可让驻点工作人员全面熟悉自己的职责,让搬迁户及时了解各项政策,安心居住下来。”十八里堡乡工作站负责人文刚说。
文刚的办公桌上,一张已被翻得破损的移民汇总表,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文刚说:“可别小看了这些电话号码。”今年元旦,工作人员通过移民汇总表,逐个打电话询问入住户情况时,了解到6区王怀学家停水停电,他70多岁的老母亲哭着要搬回老家。放下电话,文刚和4位同事连夜赶到王学怀家,一边安抚老人,一边修理水管,接通电线。“自从去年10月起,十八里堡乡的218户移民入住到感恩新村后,工作站每天都没有闲过,移民的水、电、取暖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及时解决。”文刚说。
“是驻点工作站帮我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移民杨发海乐呵呵地说,他对新的生活环境十分满意。如今,杨发海的家里摆放着各式崭新的家具、电器,窗台上几盆兰花争相吐艳,房间干净明亮。
感恩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德新说:“驻点工作站还以不同的形式,组织移民学习种植养殖技术,为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帮大家寻找致富项目,村民对早日脱贫充满信心。”
夕阳下,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一排排新农舍拔地而起,等待着更多移民入住。
新闻推荐
古浪乡村:养羊养牛奔富路本报通讯员李宗海近日,古浪县永丰滩乡新河村横沟台组村民张登堂顺利卖出了62只羊羔,“除去成本共赚了6000多元钱哩。”张登堂一边数钱,一边高兴地说。永丰滩乡农业综合服务中...
古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