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平
近日,梧州粤剧团排演了新编大型现代粤剧《道·路》,是为纪念李济深先生诞辰130周年的一台好戏,也是为参加广西剧展而做好准备的一个大剧。
李济深,字任潮,梧州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是梧州人的骄傲。李济深一生,有辉煌,也有低谷,有坦荡,也有曲折。作者选择了1948年8月至1949年元月李济深在香港这段不平凡的日子,如何不受多方势力的威逼利诱,毅然选择“走正义之道,奔光明之路”,北上参加新中国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这是他人生中最艰难抉择的日子,也是他人生中最光辉的日子。
这个戏好就好在既有史又有戏,既有现代色彩,也不失戏曲味道,不似以往粤剧现代戏的“话剧加唱”模式,是梧州市近十多年来由自己创作的难得的一台粤剧。新编大型现代粤剧《道·路》在“戎马一生,李任潮公……”洪亮悦耳的开场曲起,至尾场的“我与全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集体曲止,全剧两个小时,场场紧凑,扣人心弦。该剧编导者利用舞台时空场景转换,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生动的唱词念白,使观众的心理动态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在反映真实历史的同时,编导者还运用了粤剧传统排场手法相结合,使得场场有戏,满台生辉,令观众耳目一新,是其高明之处。如借鉴了《山乡风云》的“书房”戏;仿用《胡不归》之“慰妻”排场以及与《紫钗记》之“剑合钗圆”的演唱形式等等,既有助于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又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我认为,所谓传统排场,乃前辈艺人通过舞台实践总结并保留的优秀表演程式。我们在学习继承中,因戏而就,运用洽当就是好。
《道·路》的成功,也离不开演员的真情演绎。
饰演李济深的陈强(也是该剧作者),个子敦厚,接近剧中人。他声音雄亮,着重内心戏,形神兼备,演来丝丝入扣,恰到好处地把李济深既有军人气质也有儒将风度的形象表现出来,把他的民族大义相聚情、师生决裂情、父女分别情和夫妻永别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形象丰满、鲜活。特别是他演绎与夫人离别的那场戏,知道她身染患疾,此刻离开,从此永别。陈强充分利用自己音域宽广的优势,愤恨时高亢激昂,悲泣时低回婉转,扣人心弦,不少观众为这一场戏而感动落泪。
饰演双秀清(李济深夫人)的黄颖嫦,表演细腻传神,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演来很有光彩,特别是表现双秀清的患病缠身,又不失大户人家的夫人,黄颖嫦表演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与主演陈强的配合十分默契。在“别夫”这场戏,病恹恹的双秀清不忘为丈夫系上围巾,这细节令人动容,催人泪下。
其余饰演《大公报》社长场奇的元军、饰演李济深老朋友何香凝的苏凤冰、饰演国民党特务黄翠维的关世杰等,各有出彩,旗鼓相当。特别是饰演李济深小女桐桐的小演员彭乐怡,戏份不多,但每一段演绎都非常出彩,在与父亲离别跪叩的一刹那,观众的泪水也随之迸发而出。
该剧音乐方面,也值得一赞,很好地运用了粤剧梆黄中的“回龙腔”作为主旋律,荡气回肠,主旋律明朗。另外,该剧是以香港为背景的一个剧目,所以,在表现特务场景方面,音乐也运用了一些爵士音乐旋律,听起来也不刺耳,恰到好处。
舞台美术以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结构简明,把香港维多利亚港四五十年代风貌重现在舞台上。
粤剧行内有句口头语:一个戏,演员有戏做,有嘢唱,观众有戏睇,有嘢听就掂(行)了。现代粤剧《道·路》,正是如此,故大受好评。
日前,广东的一位粤剧名人到梧州旅游,正碰上梧州粤剧团公演《道·路》,他观摩演出后,大赞该团演员有朝气,有激情,说该剧的编剧、导演、表演、音乐、灯光、舞美、服务都OK!他也坦诚地说:若要提点的话,演员的唱念功和人物内心的刻画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的说,《道·路》的演出是成功的。相信在不断积累舞台经验的同时,加强情绪表演节奏,提高唱念功的造诣,梧州粤剧团将会喷薄出耀眼的艺术光华。
新闻推荐
太平人寿梧州中支举办创意亲子活动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