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对汽车、车市,或许你有很多看法;对买车、用车,相信也不乏心得体会。如果你愿意,关于车的任何看法,都可以在此进行交流。欢迎投稿,字数不限,邮箱wzbzk@126.com,来稿注明“车视”栏目收。
文/张渊腾
据《西江都市报》报道,家住河西的欧先生8月份到西江路某汽车经销商购买一辆折后价为69800元的小汽车,在一次性付款的前提下,还要按“行规”支付1000元的服务费才能提车。最终,在梧州市消费者协会的干预下,车行免去了服务费,欧先生顺利提到了车。看了这则消息,为消费者大胆维权拍手叫好。
汽车消费,车身价看似很优惠,但各种“行规”收费却不少。比如车贷,委托车行去银行办理,要1500~2000元的手续费,自己去银行办理也要500~1000元的“手续费”。自己去银行办理车贷,车行还凭什么收“手续费”?“这是行规!”答案就这么霸道。比如上牌,自己去办理200元左右,而车行强制代办要1500~2000元。这让购车者搞不清楚,车行是在卖车还是借车强卖服务?比如上保险,按理买了新车在哪买保险是车主的事,然而车行却将之与售车捆绑,不在店内买保险就不给提车。
汽车销售出现那么多“行规”“搭售”,说白了就是其中有不可告人的利益。就此问题,笔者曾在一家汽车4S店听到销售人员向购车者声称:“裸车价已经很便宜了,车行从中不赚钱,只能通过其他额外费用来补贴利润。”这看似很有理由的借口,其实是一种霸王条款,损害的是消费者权益。买卖是一种对等的关系,既然定了以这价卖就这么卖,不能把人吸引过来再附加条款。再者,所谓的“卖车不赚钱”仅是车行的单方面说辞,有何证据表明“卖车不赚钱”?因此,在购车过程中,遇到不合理收费,消费者应该大胆说不,并依法维护权益。
新闻推荐
编者语:对汽车、车市,或许你有很多看法;对买车、用车,相信也不乏心得体会。如果你愿意,关于车的任何看法,都可以在此进行交流。欢迎投稿,字数不限,邮箱wzbzk@126.com,来稿注明“车视”栏目收。文/张渊腾9...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