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站网络问政“问计于民”、骑楼论坛和“梧州零距离”微信公众号、“梧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将开设“我的家乡要修桥”栏目,向网友征集本地区群众最关心、最希望新建和改造的农村桥梁项目。
看了这一报道,笔者不禁为之叫好。公开向群众征集“我的家乡要修桥”的需求建议,走的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群众路线。通过修桥征集,政府能最广泛的了解民情民意。抓好群众身边的实事,是打造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应有意识,是最能体现执政为民的举动。
近年来,一些地方也颇注重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但效果并不理想,群众满意度、认同度不高。究其根源,就在于不少“民心工程”并不源于“民心”,忽视了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满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梧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向百姓征集“我的家乡要修桥”专题征集活动,此后根据市桥办和各县(市、区)的意见,结合网络投票结果,每个县(市)选出4个、每个城区选出2个共22个最受群众关注的农村桥梁新建(改造)项目,报市委、市政府最后审定,列入“第一公里·桥”重点项目,媒体将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定期进行跟踪,实现了民情民意在工作实际中的落实。这件“实事”,印上了“以民为本”的标记,落实结果就是让群众心里舒坦。这样既便于了政府工作的开展,改善了政群关系。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老百姓最急、最盼、最难、最怨的事是什么,老百姓心里最清楚。群众最需要的,就是政府要努力去实践落实的。作为一个切实为群众服务的政府,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多想想群众的意愿,多落实群众身边的实事。抓好群众点点滴滴的实事,就是执政为民,就能赢得民心,也就能提高执政能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执政为民,不仅要有良好的初衷,还要有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使政府决策得到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并帮助完善政府决策。反之,忽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好的出发点却往往事与愿违,这样的教训并不鲜见。
因此,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民主促民生。只有这样,建桥修路等这些“民生工程”才能真正和群众的需求合拍,才会得民心、顺民意,才能调动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些“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倘若遇到征地、拆迁等问题,群众也会充分予以理解、配合、支持,舍小家顾大家,保证民生实事顺利实施。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将百姓需求,老百姓满意作为民生工作的根本,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意识,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才能把每项民生工程做得大气、做出水平,做成精品项目、百年工程,使广大群众生活得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新闻推荐
■城市建设提升工程 让被征收人获得最高奖励 富民片区棚改项目工作人员休息日全员在岗
本报讯(记者杨苑君通讯员蒋亚平)截至目前,富民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九成被征收户均已办理了签约手续。9月9日是第一阶段签约结束日期,当日该片区棚改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全员上岗,为棚改居民做好各项服务工...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