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万立平 通讯员 杨佳)9月7日上午,梧州市第十一中学学校食堂(平房)楼顶,几名工人正在对种植园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据悉,今年暑假,梧州十一中在学校食堂楼顶建造了种植园,计划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结合生物课开展农艺校本课,为进一步美化校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种植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记者在梧州十一中学校食堂楼顶看到,经过改造,种植园已经根据全校班级数划分了12片种植区域。据介绍,种植园划分的种植区域每个长3米,宽1.5米。在各种植区域旁,校方已经用大盆种植了橘子等植物,一座在建凉亭也即将完工。
梧州十一中校长汤伟良说,现在城里的学生很少接触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的种植,为了让学生们接触、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学会观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上学期,梧州十一中决定根据学校特色开辟种植园地,并利用暑假对学校食堂楼顶进行较为彻底的修缮并建造了种植园,计划秋季开学后便投入使用,全校各班分别负责管理不同种植区域,结合生物课开展农艺校本课程。
据介绍,种植园投入使用后,学生们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浇水、施肥、松土、除草、观察、记录等一系列日常的劳动学习科学种植的知识和经验。“学校还将对各班级种植区域进行评比,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设计和改造,把每个班的种植区域打理得更有特色。刚开始,种植园主要用于结合生物课开展,接下来,我们将召集老师研究编写与农艺相关的校本课教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艺校本课。”汤伟良说。
新闻推荐
“嘀”一声扫描菜贩的二维码,市民如今只需携带手机就能顺利买菜 梧州菜市“智能化”
本报记者邓发浩文并摄如今,手机支付已经渗透梧州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二维码已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东西。不仅许多年轻人渐渐习惯通过手机支付购物,不少老年人也陆续加入手机支付的行列。在人们印象中普...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