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姚蓝婷) 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舌尖上的文明”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近期,记者走访梧州市内多家酒楼食肆发现,随着餐饮行业和广大市民节约意识的提高,“光盘行动”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市民自觉加入到“光盘行动”中,理性消费、节俭用餐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新风尚。
“光盘行动”渐成风尚
2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旺城广场花样宴荟酒楼走访,发现在喝早茶的市民中,浪费食物的情况鲜有发生。大部分市民的餐桌上摆放着茶水和适量的食物,在离开餐厅前,也能做到把食物吃完。少数市民没能将食物全部吃完的,也会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大家逐渐养成了吃多少点多少的习惯。”市民罗女士说,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餐时理应合理点餐,确实吃不完的,也应打包带走,不能浪费。
花样宴荟酒楼的经理李女士告诉记者,眼下,“合理用餐、点菜适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光盘行动”逐渐成为市民的自觉。西堤二路华府盛宴酒楼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按需点菜的市民越来越多,因为菜品一般都能吃完,所以打包的现象也不算多。
此外,记者观察到,不少酒楼食肆会在点单处、墙壁、餐桌等显眼位置,粘贴“拒绝浪费”“节俭用餐”等温馨提示,以提醒食客减少浪费。
“小手拉大手”营造良好氛围
除了酒楼食肆外,“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宣传教育也在各学校蔚然成风。各学校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月25日是2019年春季开学的第一天。在长洲区大风车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懂得粮食得来不易,形成节约的意识,在当天中午用餐前,老师首先介绍了饭菜的品种和营养构成,激发孩子们进食的意愿。随后,老师再根据每个孩子平时的饭量和实际情况,帮他们分发不同量的饭菜,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光盘”的自信和快乐。
大风车幼儿园园长谢冉说,“光盘行动”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此外,做好对孩子的教育还能影响一个家庭,通过孩子的行动感染他们的家人,小手拉大手,共倡文明新风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梁乾胜通讯员黎海平“运动量够了。”2月24日傍晚,在小区花园散步5圈后,53岁的韦简萍拿出手机看了看:6000步!她脸上露...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