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文澜路与大学路交汇处的原一中小游园,被命名为“双拥广场”已有好些日子了。改名后,有关部门在广场内原塑像处设置了一块漆有“双拥广场”四个大字的米黄色石碑;此外,还将小游园内一条供游人歇息的长廊改造为军事知识长廊;为了渲染气氛,靠小游园一边的公交车“旺城广场站”也被改名为了“拥军候车站”……所有这些,都为小游园的更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氛围。
但笔者觉得,只把小游园作这些改动还远远没有达到更名后它应有的特色,还应在小游园内增添与“双拥”有关的更生动、更丰富的内容,才能彰显“双拥广场”所应有的特色。其实,梧州市开展特色公园建设已有先例。深受市民喜爱的潘塘公园就是例证。在被命名为“法治文化公园”之后,有关部门把潘塘公园里里外外打造成法治文化公园。现在的法治文化公园,既设置有中外法治名人的塑像,又有脍炙人口的法治典故,更有法律救助教育基地,还有将法律法规知识寓教于乐的各种形式活动,把法治文化公园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笔者觉得,“双拥广场”应建得更有特色一些。例如:可以把我国建军以来的一些最典型、最感人的“双拥”史实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也可以把梧州市历年开展的“双拥”范例挖掘出来,供游人学习、观赏……另外,建议梧州市的征兵、“双拥”等活动,也应在这个广场举行。
(刘汉新)
新闻推荐
黄健泉据《梧州日报》报道,今年以来,梧州市积极推进数字政务建设,推广网上办事,要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事“应进必进”,在市政...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