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梧州 今日岑溪 今日苍梧 今日蒙山 今日藤县
地方网 > 广西 > 梧州市 > 今日梧州 > 正文

七十沧桑话住宅

来源:梧州日报 2019-12-16 08:25   https://www.yybnet.net/

张汉民

我们都知道衣食住行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住”的问题与每个人每个家庭关系尤为密切。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随着家居环境的改变,“小家”幸福感也得到了逐步的提升,也见证了“大家”日新月异的巨变。

我这辈子曾经历过数次的家庭搬迁,每搬一次,就有一次收获。1954年,我从梧州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市工厂路小学工作。我和几个年轻男老师就是没有地方住,学校领导就让我们挤在一间潮湿的平房小教室里。生活虽然清苦,但大家有说有笑,倒也有几分乐趣。

1964年,我结婚了,我千方百计从市房产局租到了20多平方米的单间房。那时,厨房和卫生间都是两户人共用,出入不大方便,但比起住集体宿舍则舒服得多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工厂路小学校园内建起来一栋七层楼高的教师公寓楼,每层两户,可解决10多位老师的住宿问题。那时住房分配原则是按教龄长短统筹分配,我教龄较长,有幸得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两房一厅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心情更舒畅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城乡,也吹进了校园。上世纪90年代,本人有幸分到了一套八十多平方米的住所,每人预付款四万元:这套房子实实在在归个人所有,这真让我喜出望外。

从住集体房到租房再到买房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这正如香港歌手成龙在《国家》这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新闻推荐

我的住房变迁史

夏燕玲改革开放40年来,衣食住行水平大大提升,特别是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十年里我家的数次搬迁过程最具代表性...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交房通知 公式2019-12-16 08:15
猜你喜欢:
评论:(七十沧桑话住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