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藤县新庆镇龙山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朱世佳紧紧围绕开展一次民情走访调研、打造一个农村特色品牌、做一批实事的“三个一”主题活动,以“抓基础、抓特色、抓实事”为切入点,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村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抓基础修道路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接待办综合科科长朱世佳到龙山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该村是藤县新庆镇的一个国家贫困村,人口3746人,有耕地面积1447亩,其中,水田面积1137亩,旱地面积310亩,村民除外出务工外,均以种植龙眼、荔枝、沙田柚、柑橘、肉桂、花生、水稻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村交通不便,村民所种植的经济作物都是自产自销,村经济难以发展。因此,朱世佳努力跑资金、修村道,积极向上级申请经费约282万元,硬化龙山村的四条村道,解决群众出行难、农副产品及农作物运输难,争取为龙山村打开致富的“大门”。
抓特色引资金
“龙山村以农作物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我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朱世佳在刚到任,就反复对村民们强调。为此,朱世佳驻村后,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借助国家出台扶贫、惠农政策的东风,积极争取资金,大力引进资金,充分利用村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养猪、养土鸡、养鱼业,打造“原生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养殖基地”,成立合作社联系销路,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办实事解难题
龙山村在校生790人,其中中学生290人。村中建设有2个村小学,共有小学生500人。了解到钦冲小学危房没有改造,学生学习需要借助民房的情况后,朱世佳主动请示有关单位,对学校危房进行拆除重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村里办公环境极差,各种设施极其简陋,炎热的夏天没有电风扇,办公桌椅是60年代的产品,许多已经损坏不能使用。朱世佳看到这一情况,积极联系赞助商,赞助村委办公室一批电脑、电视、电风扇及办公桌椅等。目前,村中建有远程教育设备1套,改善了村“两委”办公学习环境。
群众利益无小事,村民们在生活生产中遇上难事,朱世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从群众最关心和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想方设法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三个月来,朱世佳先后联系市接待办、市社科联慰问贫困人员、贫困党员40人(次);想方设法筹集资金3万多元,集中力量搞好道路、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龙山村村民一定能够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幸福安康、和谐繁荣的新龙山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本报通讯员张芝俭林斯露
新闻推荐
———藤县新庆镇同敏村养蜂户数量锐减探析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