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三格化粪池,解决农村旱厕大难题;生活垃圾从源头就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第四届丝博会上展出的这些项目,未来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体式三格化粪池
旱厕变水厕
5月13日,华商报记者在陕西省水务集团展位看到,一个白色的罐状物体陈列在展位中央,上面写着“小厕所 大民生”字样。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一个一体式三格化粪池,只要把这个设备埋入农村的厕所下方,就能旱厕改水厕了。
“西安市将用三年时间,在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等地推行农村无害化公厕50万座,我们也希望借这个机会,把这个一体式三格化粪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工作人员说。据介绍,这是一款无缝焊接环保化粪池,可使用50年以上。
海绵城市建设
让城市不再“看海”
一下大雨,小寨就看海,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小寨看海的现象将成为历史。
13日,中国电建集团承建的海绵城市地下综合体亮相丝博会。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小寨一座可容纳利用9万立方米雨水的海绵城市地下调蓄库在兴善寺东街育才中学动工。建设范围西起太白南路、东至西延路雁塔南路;南起电子二路雁南二路、北至南二环,面积11.38平方公里。
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将使城市排水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排水能力由1~3年一遇达到5年一遇,城市内涝灾害防治重现期由3~5年一遇达到50年一遇,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率、雨水替代市政杂用水比例达到10%以上。
垃圾源头处理还能变废为宝
北京的一家环保公司带来了自家的热解炉设备,黑漆漆的外表、笨笨的身材,看起来一点也不高大上,“有了它,一个村子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能处理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源头无害化处理设备,在农村、海岛、工矿以及偏远地区大有用武之地,可大大降低生活垃圾处理全链条的综合成本。
另外,陕西一家固废研究院研制的建筑垃圾分类再生工艺流程,解决了固废分离的难题。展馆里只要有人关注,项目研发人就会给大家介绍产品特点。利用固体废弃物分离处理建筑垃圾是通过机械强力把大块儿的建筑垃圾破碎成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就像小石子,可制成再生回填材料、道路材料、透水砖等。预先筛除的泥土,可以作为造地、种植有机蔬菜的回填原料。”通过此设备的处理可以将废物资源“吃干榨净”,实现建筑废弃物“零排放”。
不起眼的路灯能一键报警
在B4馆的商洛展区,丹凤一家技术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智慧路灯是他们公司新研制的军民融合应用类产品,以城市路灯杆为支撑平台,集成智能微波、光学、气象、环境、5G通信、自组网等模块,可提供智慧照明、智能监控、无人机管理、精准导航、智能停车智能信息发布、气象和环境监测、5G网络、智能交通等功能和服务。
该公司经理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一盏“聪明、智能”路灯下,电动汽车正在专用车位上充电,同时这盏路灯也在采集各项环境数据、监控路边情况、人流车辆统计,甚至一键报警……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李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志杰通讯员李晶)曾因交通肇事逃逸获刑并被吊销驾照,苗某却不知悔改。今年1月,他在醉酒驾驶车辆与人发生剐...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