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陕西万名文化人变身份——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调查

来源:榆林日报 2009-11-16 13:42   https://www.yybnet.net/

2009年10月28日,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广播产业集团公司和陕西电视产业集团公司成立。这些产业公司成立的背后,是万余陕西文化人身份的转变。一份来自官方的报告这样写到:截至6月底,全省需要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12家中已经完成转制7家。电影公司和电影院43家中完成转制11家。电视剧制作机构3家完成转制1家,文艺院团52家,西安秦腔剧院6月份刚完成转制。

陕西日报记者 沙莎

对于陕西文化人来说,2009年10月无疑是让他们感到五味杂陈的。在陕西省文化体制改革中,陕西省直主要文化单位将于10月底前完成转企改制,即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单位,注销事业法人,注册企业法人;转制后的企业员工与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职工和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也许对于一些已经习惯了市场的文化人来说,这样的身份转变让他们有了更广阔的天空;但是,对于许多已经在事业机制下长期浸泡的人来说,转变是痛苦的。

“生”不易“死”也难,事业体制下的文化之殇

陕西电视台台长王广群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陕西的事业体制:“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就像是温水煮青蛙,所有人都舒服地泡在水里,但等待他们的是死亡。”有人这样总结陕西的演出——“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获奖是唯一目的,仓库是最后归宿”。这样创造出来的产品我们演出很难给它定义。因为一种没有市场和观众的文化产品,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它诞生的基本意义。于是文化事业就有些像神话中那个向宙斯要了不死的生命却忘记要永远青春的女神,永远不死却一天天衰老,最后活着成为最大的负担。

陕西文化市场处在矛盾中:一方面大众没有戏看,另一方面演员没有戏演;一方面文艺院团聚集着大批人才,另一方面市场上却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一方面政府积极鼓励文艺院团走向市场,另一方面文艺院团却举步维艰。

文化事业的疲软带来的不仅是观众的失望,对于直接的从业者更像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行业,不仅谈不上什么展开舞台生命的绚丽之花,就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不少剧团中演员的工资60%是国家给,20%是团里给,另外20%是从演出中挣出来的。许多演员苦练十几年,一个月的工资也就1000元至2000元。去外地演出,每场也就几十元,即便是主演,也很少能超过100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剧团里主演的收入要相对高一些,如果小有名气,还会有企业请去演出,“不过演员自己出去演出是违反团规的,但因为团里收入比较低,有时领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一些演员,为了生计则转行离开了自己的舞台。

然而更让人心痛的是,文化单位不“文化”几乎成为一种通病。由于有事业编制,躺在政府的肚皮上无论多少总有口饭吃,于是文化事业单位似乎成为最好的塞人单位。一些地方上的权力人士钻人事管理的空档,往文化单位塞进了大量的非专业人员,这些人不仅吃了专业人员的编制和工资,造成文化单位的人没有文化的怪现象。更主要的是,日常月久,文化单位丧失了文化的职能和功能,与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越来越疏离。

应时而生,陕西万名文化人变身份

一位专家算了这样一笔账: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总量的2.5%左右。而国际上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及相关市场的规模可达GDP的10%左右。如此推算,中国文化产业即使加上未列入统计数据的隐形贡献,每年也有8000亿元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大市场。

但必须的条件是改革现有文化体制。于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铺开,而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站在了这次改革的前沿。一系列文件相继推出,一场场重组、公司挂牌等重大事件让陕西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这些产业公司成立的背后是万余陕西文化人身份的转变。一份来自官方的报告这样写到:截至今年6月底,陕西省需要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12家中已经完成转制7家。电影公司和电影院43家中完成转制11家。电视剧制作机构3家完成转制1家,文艺院团52家,西安秦腔剧院6月份已完成转制。

为了这次改革,陕西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或虽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人员,可以选择提前离岗,也可以选择按事业单位退休办法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前退休人员在提前退休年限内的退休费,有财政拨款的转制单位,由省财政承担,自收自支的转制单位,省财政承担50%,转制单位承担50%。

但是这样的身份转变,依然让陕西许多文化人面临着抉择、彷徨与无奈。而许多人最关心的还是转企后个人收入的涨跌。“艺术生命短暂,如果未来没保障,大家心慌。”改制筹备组一成员透露。

“要是能在改革前退休,我们还是想提前退休。”一位工作30多年的陕西省剧团老演员这样说,这样收入至少不会太差。对于许多已接近退休年龄的老人来说,尽管不忍,但是提前退休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我现在每月能收入3000多元,而按照新改革方案算下来,办理退休手续后每月大概收入2000元左右,会减少近一半。这样不仅降低了我的待遇,还会使我的生活水平严重下降。而且,我也到了退休年龄,退休也是应该的。”

陕西的文化事业单位改制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对于“新人”将按照新的改革方案执行,直接入社保,而退休是十分遥远的事情,眼前大可不必“庸人自扰”;而“老人老办法”,即新办法实施前已退休的“老人”,待遇照旧发放不受影响,当然“皆大欢喜”。

而眼下可能最受影响的,是那些已经在事业单位工作多年而又尚未退休的“中年人”。这批人大都是40-50岁左右,皆是本单位的“中流砥柱”或业务骨干,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又偏偏遇到“这档子事”,进退两难,着实令他们“不胜烦恼”。

让政策利好变成文化人的“真金白银”

一种被普遍认可的逻辑是,再好的政策要落地生花,必须给予相应的配套,政策本身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于大多数转变身份后的文化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更具体的政策支持。这种支持一方面能够让文化人在适宜的环境中彻底完成转变,另一方面也为这种转变后的文化成功发展打下基础。

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一语道破文化产业发展的奥秘:“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奥秘在于依赖知识型劳动者,依赖智力、科技和资本的有效结合。但是如果依然套用老办法,这与文化产业的规律是南辕北辙。”

可见先进的技术,有效资本的进入,以及专业的文化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须的。而这恰恰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所欠缺的,省委宣传部领导这样总结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行业、缺产业,有资源、缺资本,有存量、缺增量,有遗存、缺流通,有文化人,缺懂文化、会管理、善经营的文化人。

所谓文化产业就是要让文化进入市场,而这种进入过程的前提不仅是文化体制的转变,更有思想上和具体运作机制上的一种趋向成熟的变化。陕西光中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认为,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制作市场空前繁荣。但是,这么好的市场却没有巨无霸企业的产生,更没有形成影视产业体系。为什么成不了产业呢?因为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就像办饭馆,它有能力办出一家生意很好的餐馆,但要想发展成连锁店,仅靠自身的积累那就太难了。所以,他们基本上是小农经济的模式,自给自足,小富即安,过得还算滋润,但也发展不起来。

但是陕西的文化市场毕竟潜力巨大,尽管仍然有许多衔接问题需要解决,但众多资本已经分外看好这片市场。在西安的劳动路上,一项投资35亿元的大唐西市项目,作为“皇城复兴”计划中仿唐长安城西市的主题商业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个项目将文化开发作为一种先期的投入,其”大唐西市”博物馆得道了最广泛的认可。而企业本身也得道了丰厚的回报。大唐西市的管理层这样期望陕西的文化体制改革。“陕西的文化事业就是要采取蚂蚁政策,蚂蚁爱吃甜食,你给一个蚂蚁一点甜头,它就会将这个信息传递给所有的蚂蚁。这样还愁文化产业没资金做不大、做不强吗?”

毋庸置疑,文化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的经济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文化产业对陕西经济来说,不是一服急救药,反倒像是一颗药性温和但持久的大补丸。它的作用不在于能否立刻止疼消炎,而在于弥补陕西经济的短处,给经济发展打开新的空间。毕竟,生产消费行为的不断升级已经让文化和经济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好莱坞的影视、苹果的IPOD、谷歌的搜索引擎、奔驰的SMART,它们当然是商品,但在很多人中间也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符号。它们能被全球消费者普遍接受和追捧,展示了文化对市场的穿透力。

面对文化产业即将带给陕西发展的巨大潜力,在“扶上马、送一程”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陕西文化人期待利好政策,能变成他们事业和生活中的“真金白银”。

新闻推荐

秋天吴老师走了永远地走了但他那音容笑貌常常在我脑海

秋天,吴老师走了,永远地走了;但他那音容笑貌,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他对我的教诲和关爱,使我永远不会忘怀!我出生在陕北高原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村里有所非常不错的学校,我就是在这所学校读的小学和中学。由...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陕西万名文化人变身份——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调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