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观察
榆林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兰炭产业升级换代
本报通讯员牛建生报道 榆林市的兰炭产业起步较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随着榆林市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兰炭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全市兰炭企业总产能约为1800~2000万吨/年,实现年产值逾100亿元,兰炭产业已成为榆林市最大的地方煤炭转化产业,榆林市也成为全省最大的铁合金专用焦生产基地。从全国范围估算的兰炭企业总产能3500~4000万吨/年来看,榆林市的兰炭产业规模已经占到全国的50%以上。
在兰炭产业开发利用上,榆林市采取省市科技部门联动立项的办法,积极探索实施校地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带动了全市乃至全国兰炭产业的升级换代。SJ低温煤干馏生产工艺和低温煤干馏方炉技术具有易于组合建设、操作简单、运营成本低、投资少和焦油回收率高等特点,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SJ低温煤干馏生产工艺及SJ低温煤干馏系列方炉是我国进行低温干馏加工时的首选工艺技术之一。自2001年起,榆林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J低温煤干馏生产工艺及SJ低温煤干馏系列方炉在榆林市及周边省区市被广泛采用。
200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13115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与神木县三江煤化工公司合作完成了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30万吨/年洁净兰炭生产成套技术和装备”生产线项目,并设计推广了60万吨/年生产线,大幅度提高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和环保水平。设计开发的SJ-Ⅴ型低温干馏炉,其单炉处理量1500吨/日,年产兰炭30万吨,煤焦油3.96万吨,煤气4.44亿Nm3。神木锦界天元化工50万吨中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以中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煤干馏和“两次加氢,尾油裂化”技术,通过煤干馏产出兰炭及焦油和煤气,对煤气进行加工转化提取出高纯度氢气,再将氢气与煤焦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生产出燃料油、石脑油及液化气。与目前神华、兖矿采用的间接法煤液化相比,该工艺具有投资少、耗能低、成本低、效益好、热能利用高等优势。
去年10月,榆林市兰炭产业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产业目录。随后,榆林市与北京煤炭科学总院、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合作起草了国家兰炭标准(草案),与陕西省技术监督局研究所、神木县三江煤化工公司等合作起草了陕西省兰炭标准,抢占了兰炭行业制高点。今年1月1日起,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等共同发布的榆林市兰炭产业准入技术条件(暂行)正式实施,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被国家科技部和陕西省列为今年部、省会商重点项目和国家支撑计划项目。
新闻推荐
陕西铁路四大重点工程28日同时开工建设,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出席了当天上午在西安举行的开工仪式。这四大工程包括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工程、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增建第二...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