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哲是榆林市农垦农技站科技干部,2007年通过双向选择、组织批准,被选派到横山县石马洼农场担任科技特派员,指导该场的农业生产工作。两年多来,他以服务农业、农场和农工为重点,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科技含量,有力地推动了该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自从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他始终把普及、提高农场农工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益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针对该场日光温室等种植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他深入田间地头,勤观察、勤指导,为群众出谋划策。为了提高农工种植管理水平,他采取集中培训、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和召开现场会等农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设施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日光温室高效种植模式”“无土栽培”和“盐碱地改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15期,受训群众896人(次),现场指导186次,为农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面对国内农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生产第一线的科技特派员,郝哲清楚地看到农场的种植业存在品种老化、模式陈旧、效益不高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他在查阅大量的科技资料,了解全国技术信息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品种,发展高效农业。两年多来,他赴西安、北京、天津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为当地引进黄瓜、番茄、甜瓜等棚室瓜菜新品种22个,引进辣椒新品种4个,无偿提供给农户种植,进行试验示范。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探索出了在当地设施条件下棚室瓜菜早熟栽培的主栽品种和关键技术,为大面积示范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石马洼农场农业产业及科技服务现状,他经过充分调研,创办了服务生产基地,联结农场、农户和科技特派员三方利益,集“科技推广、技术咨询、农资经营”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利益共同体,从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对瓜菜等农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推广服务。目前已采购适合当地推广使用的农作物新品种42种,农业生产资料350吨,科普书籍700册,科技光盘67张,并购置一套科教声像设备。通过一年的运行,加速了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步伐。 本报记者孙士清
新闻推荐
西交大明年招120名“少年班”学生新华网消息,记者日前从西安交通大学招办了解到,2010年西安交大“少年班”将招收120名学生,目前“少年班”招生工作已经启动,网上报名将在12月31日截止。据了解,西安交...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