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烛光,温暖那偏远的小山村

来源:咸阳日报 2010-01-26 00:41   https://www.yybnet.net/

前彬初小的李云春(左)、李效应(右)和韩环利简单的午餐

冢丰初小的何春峰和同学们在一起

一笔一画,勾勒出美好的明天

快乐地游戏

吃水自己拉

和学生们一起快乐着

火炉,给学生另一种温暖

国旗下,升腾起希望

本报记者 刘涛

1月20日,大寒。气温骤降,“呜呜”的寒风,卷起阵阵沙尘。沙尘里,裹着雪粒。

天刚亮,校长李云春准时起床,穿上黑棉袄,利索地打开教室门,往铁炉里塞进干柴,架上几块煤,把点燃的报纸从炉口伸入。不一时,炉膛就红起来。

李云春工作在长武县最北边的一所小学——芋元乡前彬小学,位于泾河边的一个小村落。

两层小楼、外贴白瓷片的前彬小学,三位老师,三个班四个年级,20多个学生。

李云春往炉子上坐一壶水,去叫醒另一个老师韩环利——他的妻子,和就读本校二年级的儿子。他们夫妻两个,在此任教5年多。2009年,李云春被市政府评为优秀教师,长武县3名受表彰者之一。

洗漱完毕,吃罢早点,李云春把头天煮熟的鸡蛋和一袋奶,热在温水里。很快,29个学生“叽叽喳喳”地按时到校。沉静了一夜的校园顿时活跃起来。

离家六七里地的李效应老师,也准时到校。

李老师原来是“老民办”,9年前转正。孩子在县城上学,妻子在那里租房照管。每天放学后,他沿小路步行半个多小时,回家照顾有病的父亲。

享受“蛋奶工程”的学生,吃完热呼呼的鸡蛋和奶。这个时候,上课的铃声清脆地响了。

临近期末考试,3位老师和学生忙于复习。

李效应带着一到四年级语文课。二年级学生,7个,教室空荡。但他还是认真地在黑板上板书,一笔一画,工工整整。他念一句,学生跟一句,声声悦耳。写字本上,学生的笔画稚拙,却有力量。

二楼的四年级教室里,坐着5名学生,其中两名女孩。毕业于西安欧亚学院的韩环利老师,正带领学生读英语。尽管她的个别字母发音不准确,学生们却兴致很高,一句句蜿蜒而去,蜿蜒而来,从楼上传出。

墙外的村民听到这英语声,放缓脚步,支起耳朵听几句,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容而去。

第三节体育课。女同学纷纷拿出跳绳、毽子、呼啦圈,三五成群地聚集,和韩环利老师一起欢笑着。另一旁,李云春带领男同学传篮球。篮球的气没充饱,在同学们手中飞舞着发出“扑通扑通”声。

放午学了。

韩环利拿出几个包子热在炉子上。包子,是星期天在家里蒸好拿到学校的,这些包子够全家三个人吃一个星期。

恰巧的是,这天李效应没生炉子。热情的韩环利便邀请他一块吃午饭。

细心的李老师,拿出自家的3个冷馒头,和韩老师换吃包子。就着腌制的韭菜,三个老师围坐在条凳旁,一手拿着包子,一手端着茶杯,边说边吃,边吃边笑,很快用完午餐。

就在前彬小学三位老师有滋有味地吃着午饭时,长武县亭口乡冢丰初小的三位老师,也同样用着简单的午餐。

冢丰初小,是长武县最偏远的山村小学,只有28名学生。两个复式班,一三年级的班里,还有几名学前学生。

之所以称为“最为偏僻”,是因为这个村的版图,伸进甘肃省。这里的日用品,要到十里之外甘肃省灵台县邵寨乡去买。

冢丰初小28岁的校长何春峰,堪称最年轻的校长。从繁华热闹的咸阳毕业回到长武乡村,让他颇不适应。而后几年的教师生涯,让他得到历练,三尺讲台,成为他的最爱。去年9月,他从同样是老师的妻子身边,调到距县城60公里外的冢丰。

开学之初的一个月,何春峰在这里连50块钱也没有花完。有钱无处花。

年逾55岁的李永录,早年毕业于洪家师范学校后,回到养育他的冢丰村,执教至今。他的工资,已经从当初的每月7元5角,涨到现在的每月2500多元。每两个月,他或许去县城一次,从工资折子上取些钱回来。

这个两三个教师的小学,有专门的灶房,有请来的被当地人尊称为“大师”的厨师做饭。只不过,吃水,就靠三位教师用架子车去几百米之外的水房拉。

下课铃响了,学生奔出教室。高高的国旗杆下,两个一对,三个一伙,玩起跳腿、斗鸡、丢沙包游戏。校园里弥漫着快乐的气氛。

每天放学了,孩子们走出校园,这里顿时寂静下来。另一名42岁的姚明德老师,与何春峰一起守护这个一排砖瓦房的小小的校园,相伴着度过寂寞时光。

买来的卫星锅,已经升级,只能看几个频道。没有网络,无法了解最新时事。何春峰和姚明德老师,或者去村外的大冢,登上高高的封土堆,看远处的纵横沟壑,或者去村里找人聊天解闷,或者去学生家里家访。村里的老老少少,对他们十分熟悉。每每见面,总有热情的招呼声。

因为学生来自本地本村,村民当地口音重,所以,三位老师只能用当地方言讲课。青砖铺地、设施简单的教室里,面对这群质朴的孩子,三位老师细心地用知识浇灌他们的心田。

“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我们最深的感受,是村民对孩子的希望、孩子对知识的渴望。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眸子,让我们的心更加沉静!”打算在这里至少呆3年时间的何春峰说。

“能静下心守候在偏远的山村,除了这里的老乡、学生心里装着我们之外,还有长武县的各级领导、县教育局的局长们高看我们,长武县的尊师重教氛围氤氲着我们。”曾有几次机会调离前彬初小去更好条件地方工作的李云春说。

声音:

“我们确实对扎根边远山村的教师厚爱几分、高看几眼。正是这些默默奉献在边远山村的老师,促进了长武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长武县教育局局长李拴彧如是说。

李拴彧说:“从2006年起,县委、县政府连续出台文件,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兴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此,长武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前所未有,相继投入资金一亿多元用于改善办学环境。但是,我们也因地制宜,暂时保留了按政策应于撤并的类似于前彬初小、冢丰初小的个别初小,以便孩子最大程度地就近入学。”

“办好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教师。边远山村的师资,是长武基础教育的短板。怎么办?我们一方面全力改善学校环境,一方面尽可能从生活上关心边远山村教师,除给发放生活补助外,还为他们配备煤气灶,或者聘请厨师为他们做饭。”李拴彧说。

“这几年里,县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用于偏远山区教师岗位津贴,推出教师交流和支教制度。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既让边远山区的教师安心施教,又让城乡的师资资源合理配置。长武县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李拴彧满怀信心地说。

手记:

先后去过长武县很多所学校。每所学校的变化,让我从心底赞叹。长武的教育事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嬗变。

这个冬季,记者走进长武最偏远的两所初小。让我一次次感动的是,在那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山区里可敬的老师们,所表现出的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对待职业的激情。甘受寂寞的这个群体,以一种崇高的理念,诠释着为师之道。

咸阳的山山峁峁间,这样的老师很多,这个群体很大。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师,托起山区孩子们的希望,托起孩子们的美好明天。

向温暖着前彬、冢丰初小的6位老师和长武县山区的老师致敬!也向每一位默默奉献着的老师致敬!(D)(4)

新闻推荐

西咸国际共繁荣文艺联姻要当先——访市政协委员郭少华

本报记者孟利明做了多年文化艺术交流工作的政协委员郭少华,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感触很深,“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深谋远虑,符合实际。对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来说,就得身先士卒,为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烛光,温暖那偏远的小山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