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利明
做了多年文化艺术交流工作的政协委员郭少华,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感触很深,“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深谋远虑,符合实际。对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来说,就得身先士卒,为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作出表率。”
郭少华说,近年来随着两地的交流合作,文化艺术的学习和互通逐渐增多,现在西咸国际化大都市要求我们要进行更加广泛的资源共享,文艺工作者应当走在前面,做合作交流的带头人,必须有一种唐僧取经的态度,俯下身子,谦虚严谨地学习西安的文化艺术品类,先探路子,主动诚恳地借鉴,因地制宜地利用,来充实和壮大咸阳的文化艺术,包括许多文艺载体的合作交流,学校、社团、文艺组织、学术研讨、教学成果交流都应该立即开展起来,结合咸阳特有的地方文化艺术精品,来促进我们的事业发展。文化艺术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无形资源,它的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于很多东西,咸阳目前有很多别的地方所没有的艺术种类,但还没有做强做大,西安有很多文化艺术优势,他们有的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其中有些已经迈入国际舞台。我们要取人之长,综合利用,融入多元素、新形式的广阔空间,才能生存和发展,完全可以通过联姻的方式推介出去,借势发力,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和促进。(B)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军政实习生吴萍)市委决定,从3月1日开始,在全市市县两级机关深入开展“明确新目标、提升新境界、争创新业绩”(简称“三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主题教育活动。2月4日上午,就扎实做好主题教育...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