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让理想走进现实

来源:榆林日报 2010-01-14 13:32   https://www.yybnet.net/

内容提要:

●五年里,榆林市回乡榆林户籍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累计有大学毕业生4万多人,到2009年,累计未就业人数为2.5万人

●众抢金饭碗,“国考”和“省考”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私营企业待遇不高,福利没保障,缺乏人才,发展缓慢。大学生择业观念落后,不愿到艰苦环境去就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需要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拓展就业岗位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00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300万人,全国有近100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日益崛起的榆林,近5年里,榆林市回乡榆林户籍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累计有大学毕业生4万多人,到2009年,累计未就业人数为2.5万人。近日,记者走访了榆林市人事局、劳动局等相关部门以及榆林学院负责人,探究榆林市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出路。

众抢金饭碗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榆林市已就业人数为8207人。就业流向分别为党政机关77人、事业单位696人、国有企业646人、非国有企业642人、自主创业532人、社区岗位285人。基层项目1036人,灵活就业为1503人。

2009年,榆林市招录公务员77人,涉及51个岗位,有近4200人通过资格审查并确认参加考试,录取比例为55∶1,热门岗位录取比例为74∶1。2008年,榆林市招录公务员393人,人数多的原因是全省警察录用人数众多。而2007年,榆林市未招录公务员。

记者在众多大学毕业生中调查得知,“国考”和“省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不错,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就业观念的陈旧和养老保险以及福利待遇的差异对大学生择业有严重的影响,认为只有在党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才算就业,不吃“公饭”就不视为“就业”。因此,不少人存有就业靠政府,依恋“铁饭碗”、重国有轻民营的心理,更缺乏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有的为了进党政事业单位,千方百计寻找各种社会关系;有的为进国有大企业,不惜花重金开道。同时,有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去就业,怕吃苦丢面子,只想在城里谋份工作。2008年榆林市在实施“农村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时,计划招聘512名,实际报名参加考试的只有167人,最终招聘的仅有73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市综合执法局计划招聘30名工作人员,结果报名参加考试的竟有1606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总之,陈旧的就业观念,不仅影响高素质人才去民营企业就业,而且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目前榆林市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中小民营企业大都不交,国有企业大都不欠;民营企业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低,党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工作环境好而福利待遇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

创业遭遇“拦路虎”

2009年,榆林市全面实施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和政策,当年自主创业的人数为532人,项目大部分为第三产业小本经营。高成本的投入,对市场风险把握能力的弱小让大学生创业一路艰辛。

据调查,在家庭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部分高校毕业生也选择自主创业,但创业遭遇“拦路虎”,由于大学生不具备创业经验,投资项目比较盲目,难以形成气候。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大部分家长也心有疑虑,除了担心创业资金的筹集外,更是担心创业的风险,很多家长也缺乏创业的经验,无法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这也让创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无果后的选择。

据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任徐彦江介绍,2009年,该中心共发放贷款约800多万元。这些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大部分进行过创业培训,并有实体产业后才进行的申请,一般无实体产业进行申请极少,但必须有创业计划,待审核通过后方可。但是这两种情况都必须有担保人,而且申请的往届毕业生占绝大多数,鲜有应届毕业生。

“三产”滞后制约着大学生就业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岗位的增长远慢于劳动力的增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榆林市是以轻工业为主导,毛纺、皮革、服装、地毯等行业吸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轻工业越来越轻,不但不能吸纳新的劳动力,反而使大量原有劳动力下岗失业;重工业越来越重,也未吸纳过多的劳动力,中、省属企业中当地籍员工所占比例很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据市决策咨询委员会能源化工组资料显示,榆林市第三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8%,比全省32.9%低18.1%,比鄂尔多斯的32.1%低17.3%。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只见经济快速增长,不见就业形势好转。榆林市从2006年到2008年,两年经济总量从437亿元增长到1008亿元,增长了1.3倍,而在人才中心登记要求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了1.1倍,净增1.85万多人。

而鄂尔多斯市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榆林市,主要原因除本土人口较少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鄂尔多斯市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快。2008年鄂尔多斯的国民生产总值高于榆林市5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相当,第三产业高465亿元,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约高100亿元,轻工业的产值已突破114亿元。榆林市三产发展滞后,2008年产值仅为149亿元,是鄂尔多斯614亿元的24%。不难看出,产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和三产发展慢是就业压力大的关键。

观念改变迫在眉睫

榆林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涛认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是选择在本专业长期发展还是多掌握一些知识,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多思考可能从事的行业,也可以寻找机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未来的发展是以现在的扎实知识为基础的,切不可为了参加种类繁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耽误了学业,否则你的未来就建立在一个并不牢靠的基础之上。

近3年,榆林学院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约为3000余人,45%的学生优先考虑的是地域,38%的学生考虑的是薪酬福利,15%的学生优先考虑的是个人发展机会;考取公务员的占到总数的40%;外地生源50%会在毕业当年选择在本地就业,但均表示愿意留在事业单位或者大型企业;每年就业的大学生中有30%会选择跳槽,跳槽的走向基本上都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

毕业于西安邮电学院的张媛媛说,现在绥德有一个私营企业愿意让她去做文案工作,可是家里反对,父母的观念已经影响到她的就业选择。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专业技术知识,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是当今大学生的追求,即使选择到企业厂矿、基层就业,父母也应该支持。随着榆林市社会各项制度的逐渐完善和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民营企业急需各类人才。如果大学生和家长能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依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调整产业结构 拓展就业岗位

解决就业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就业岗位。榆林市在坚持实施矿产资源“三个转化”方针的同时,应积极倡导和实施“三个发展”,即发展轻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如只强调和实施“三个转化”,而没有“三个发展”,能源化工经济再大再强只是畸形的跛腿经济,只能短期富政,而不能长效富民。

富政靠大企业的税收,富民靠全民的就业。榆天化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投资38亿元,建设期3年,年税利可达11亿元,而提供就业岗位却不到800个。即每亿元投资只能提供不到21个就业岗位。榆林七只羊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不大的民营企业,租用羊毛衫厂的部分车间,增添了部分设备组织生产“七只羊”牌羊毛防寒服,投资不到凯越公司的千分之一,而给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却高达600个。榆林喜洋洋公司亦没有多少投资提供了580个就业岗位。创办特色农业的一些企业亦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如果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达到100亿元和600亿元以上,榆林市的就业状况就会有显著的好转。D①

——对榆林市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本报记者魏丽娟王婷

新闻推荐

陕西省经济总量突破八千亿元人均GDP跃上3000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3.39亿元,增长35.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88.24亿元,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9.67亿元,增长19.7%全省经济总量达8186.65亿元,增长13.6%西安日报...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让理想走进现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