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苗
经济危机与科技变革是一对孪生兄弟。纵观近代历史,每一次经济危机总会催生一场重大的科技变革。消除危机影响,关键要靠科技创新。那么经受金融危机强烈冲击的榆林,2009年科技工作发生哪些变革?这些变革对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科技局局长韩宇平。
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韩宇平说,金融危机对科技事业来说,更多的是“机”,因为只有科技引领,创新转型,才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的唯一出路。2009年,榆林科技局把申报榆林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重要举措,旨在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探索榆林在资源不挖尽的情况下,仍保持更持久的发展,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闯出新路。该项工作从2009年初即着手申报,到10月14日,科技部依据评审同意榆林市开展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这中间经历了制定规划、论证、修改、实地考察等许多步骤。
建立省市科技会商制度
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支持榆林发展的27条优惠政策,把榆林的科技创新纳入全省的盘子中,2009年起草了《陕西省科技厅与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会商制度议定书》,涉及到榆林市的5大项目:一是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二是针对十二五期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建立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建立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是围绕能源化工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进行科技攻关;五是针对榆林科技资源缺乏,建立榆林市科技资源中心。2009年12月,省市建立科技创新会商制度签字仪式在西安举行,正式确定了会商工作机制。
申报制定国家兰炭产业标准
韩宇平说,兰炭产业发源于榆林,是榆林填补了国家产业目录中没有兰炭这个空白。因此,国家对兰炭的管理标准、规章制度等政策,都要从榆林市着手。
早在2008年初,制定兰炭国家标准就被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两年来,市科技局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然后组织国内专家和市内兰炭企业代表召开兰炭标准座谈会,制订了《榆林市兰炭产业准入技术条件(暂行)》;请陕西省专家制定陕西省兰炭产业标准,最后又将该标准申请国家兰炭产业标准。目前,此标准虽未被正式批复,但基本框架确定。这将是第一个由榆林制定的国家标准!现在兰炭已经进入国家发改委的产业目录,以榆林为标准制定的国家兰炭产业标准将规范山东、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新疆等省区的兰炭产业。
科技工作的春天到来了
总结2009年科技工作的亮点时,韩宇平异常兴奋。他说,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把榆林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为科技工作,放在了国家层面上;建立省市科技会商制度,是把榆林的科技工作放在了省级层面上。把这两项工作作好了,有关科技的政策、法规、制度才能开始见效。可以说,科技工作春天到来了。新的一年将是“落实年”,科技局将全力实施中省市确定的科技目标,为保持榆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科技工作的独特作用。 A②
年度专访
重点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郝沛刘屏报道1月30日,是铁路部门迎来的第一个春运高峰日。就在西安开往榆林的7006次旅客列车上,一名年轻男子拒绝购买火车票并声称,自己是陕西广播电视报驻陕北办事处记者,并出示了工作证...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