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沙海胜景新榆林

来源:榆林日报 2010-01-01 13:33   https://www.yybnet.net/

榆林

驼城旧事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第一次到榆林,汽车从南郊进来,在南门口的那尊骆驼雕塑下拐了一个弯,车速减慢,司机告诉人们,就要到站了,这就是榆林城了。那时从南六县和西三县来的车,还有从西安及外地来的车,都要从南郊进来,顺上郡路,从这个南门口入榆林城。为何在这样重要的入城口,建筑一尊骆驼的雕塑呢?

再后来,我上了这座古城高中的最高学府——榆林中学。遇周日,我们常转到当时大街南头的“百货大楼”(一座四层的大楼)买文具,记得有好些回从“百货大楼”出来,我们来到南门口的驼雕下好奇地望着它,浮想联翩。一辆辆班车绕过骆驼雕塑驶出南门口,目望远去的汽车,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绪在这时猛然涌上心头。有一回是带着任务来观察驼雕,语文老师布置了写榆林城景观的作文题,好多同学都进莲花池找题材去了,我却对这南门口的几峰石头雕塑骆驼更有情感。

这时,我才明白了为何在这里建筑起骆驼的雕塑。因为古城东沙,地理形状酷似骆驼,又名驼峰山,因而榆林城又称——驼城。我一个同学上了农校,周日我到农校找她,那时的西沙还是一片荒漠,连绵起伏的沙丘之上,到处都是丛丛簇簇的沙蒿沙柳,楼房只是偶尔有一些。我们登上沙丘,目望城东,榆中背后的驼峰山,山脊高耸起伏,确像一峰昂首前行的骆驼。特别在那些落日映照下,更显雄奇壮观。

大漠通途

榆林城蛰伏毛乌素沙漠深处,向四面望去,全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过去,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这也是榆林城又称驼城的另一种说法。在城的南门口,建造这一座负载前行的骆驼雕像,不言而喻它是榆林城的象征。

那时,老榆林城里盛产布匹、银器、中药等杂货……到这里来出卖杂粮、手工制品的南面人与到这里来购物的北草地那边的少数民族,川流不息。透过历史的烟云,那一支支驼队,一峰峰骆驼缓缓行进在通向榆林城的沙漠小道上。骆驼绵软的脚掌走在松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走上几天几夜都可以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拉骆驼的人们,怎能耐住那份长途寂寞?他们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一路上的爱恨情仇,今人已不得而知,只有那深沉悠远的驼铃声,被沙柳染绿的漠风轻轻拂动,还在人们的记忆与联想之中回响……

而今,条条大路通四方。铁路早在新世纪初就开通,每天都有三列火车往返于榆林与西安之间。随着榆阳机场的建成投入使用,榆林正在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有直飞榆林的航班,其它地方乘飞机进入榆林需要在西安中转,榆阳机场每天都有八次往返西安的航班。前几年小机场的时候,榆林人因为昂贵的机票,只有少数人乘飞机,现在提前预订,可以买到二折的机票,乘飞机已成普通机关干部的首选。老板们当然有他们的“宝马”。多年前在报纸上曾看过这样一条消息——《轻车一日去西安》,那是写在210国道扩建为一级公路的通车典礼时的。是指汽车从南门口的骆驼雕塑下出发,一日就轻松地到了西安。如今,有老板的“宝马”不及四个小时就奔驰到省城西安。

高楼远影

从文史资料中读到,老榆林曾是这个样子:榆林的旧城非常古老,街道不很宽,街面由大石板铺成,两边是底矮的商铺,是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城里有六座那时看来高大而雄伟的古楼,一字排开,每座间隔一千多米,分别是鼓楼、凯歌楼、钟楼、星明楼、万佛楼、文昌阁。老榆林城里有一条条胡同,胡同里有数不清的四合院,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许多四合院是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大门两侧有石狮、石鼓、石马凳,一进三开,一进五开,院子里套院子,犹如迷宫。榆林旧城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平地,平地的城墙经过维修,城门、城墙比较完整,山上的破损了,只剩下一些轮廓。

那年初到榆林。从车窗望出去,最高的楼房是五层的,平房、楼房、破旧的四合院混杂在一起,一片灰蒙蒙;街道上四轮车、自行车还有其它车辆,拥挤着一齐往前奔,各种喧嚣之声混杂在一起。这座城市主要有大街、二街。大街叫解放路,二街的水泥路面宽又新,定名新建路。二街上的莲花池公园和中山堂电影院大概就是这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了。以离中山堂电影院不远的地委为中心,几乎所有的机关单位都聚集在这大街二街上。地区的行政公署就座落在榆中旁边老城墙下的半坡上,上上下下要有几十排砖窑洞。

而今的榆林,是一个特大的建筑工地。城市向四面迅猛扩展,说是西沙榆横工业园区那边是未来发展方向,而事实上,北郊、南郊、红山、东沙,四面的楼群都在日夜不停地扩张。宽阔、笔直的明珠大道、迎宾大道,让外来旅人顿感这座沙漠城市宏阔的现代气象。这里更是四海客商发展事业的理想之地。将“商贾如云”这个词用在今天的榆林,是十分准确的。进入新世纪,若用“雨后春笋”这个词来形容某项事物,那当数这座城市的高档酒楼宾馆。XX国际……高档酒店不断建起、投资、开业。

高档酒店一座一座建起来了,每家的生意却并没有受到影响。这个城市的政要与老板,请客与接待,已完全不在乎钱多钱少,十分注重面子,都往牌子响亮的酒店去。商家抓住这种心理,店名一家比一家叫得响亮。

这个北方的城市,钱一天一天多起来了。用政府官员的话说是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明显地体现在了酒桌之上。一个塞北的城市,酒楼林立,海鲜都是空运,菜蔬一年四季都一样鲜嫩。如今的榆林已成了一个特大的接待场,考察项目的,观光旅游的,考察项目捎带着观光旅游的,甚至浑水摸鱼行骗的,成群结队而来。

有史记载,榆林这个毛乌素沙海深处的边关小城,有过三次大的扩展。明成化二十二年(1468年)巡抚黄黼向北展筑城围约六里,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向南展筑城围约七里,正德十年(1515年)延绥镇总制邓璋又向南扩城周约十三里,史称“榆城三拓”。历史上的榆林是沙进人退,屡有被沙漠吞噬的危险。直至新中国解放初期,榆林西城墙外还是黄沙滚滚,遇大风扬沙,一夜间沙子与城墙齐高,大白天,榆林城内天昏地暗,黄沙大有漫过城墙之势。新中国成立后,英雄的榆林儿女发扬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誓死与沙漠作斗争,终于战胜了肆虐的沙魔,扭转了历史,在沙地上开发出一片片绿洲,在沙漠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榆林。 E①

新闻推荐

西北只有榆阳机场一家

2009年度运送旅客63.18万人次,同比增长165.11%,最高峰日运送旅客2577人次本报记者吕晶通讯员马慧慧报道截至2009年12月31日,榆林榆阳机场2009年共起降航班6675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3.18万人次,同比增...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神木兰炭化蛹成蝶2010-01-13 13:32
猜你喜欢:
让理想走进现实2010-01-14 13:32
评论:(沙海胜景新榆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