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一核、一轴、三辐射”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方向。而西安,将在整个经济区内担负起核心的作用,引领创新要素集聚,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在2020年,西安将被打造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核心优势
定位西安成为经济区核心城市
根据《规划》制定的五级城镇体系,西安被列入核心城市;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的中心城区被列为次核心城市;包括韩城、彬县、蒲城、华阴、礼泉等中小城市,被列为三级城市;靠近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较好的中心镇被列为重点镇;其他建制镇被列为一般镇。
“一核”所指,是西安和咸阳合并后的大都市,这个大都市将是经济区的核心,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西安拥有较西部其他地区相对较多的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科研基地,是西部地区商贸、旅游、金融以及现代物流中心,又是西部交通、信息的枢纽,具有不可比拟的核心优势。
在核心城市发展目标中,关中-天水经济区将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20年,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创新区域
西安扮演关中创新引领者角色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整合创新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强化创新资源。而西安在其中将扮演“创新引领者”的角色,从而建立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的区域创新体系。
关中地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大学生是28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科技人员为60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中地区更应该发挥率先的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规划》中,国家支持西安在统筹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方面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依托西安高新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区等,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把各类园区建设为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地、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产业发展
西安优势产业主导经济区发展
根据《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将依托西安航空基地,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等主干产业,航空发动机及配套产业、机载系统等配套产业,从而加快新舟飞机产业化、大型飞机零部件生产及服务外包。并以西安航天基地为载体,重点培育和发展航天运载动力产业集群、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集群。
《规划》还将西安同咸阳、宝鸡、天水共列为装备制造的集中布局区域,重点发展数控机床、汽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工程机械和特种专用设备、太阳能电池等产业,从而强化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西安将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内陆港口岸和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会展中心。《规划》提到,要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产业园等重点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西安作为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研究设立西安陆港型综合保税区。此外,还要打造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欧亚经济论坛、西洽会、农高会、通航大会等整合会展资源,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会展经济圈。 (C)④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阎莉 组稿)
新闻推荐
著名秦腔剧作家范紫东先生,一生著述丰厚,生活经历坎坷。从青壮年时期起,他就经历了维新变法失败、八国联军入侵,投身辛亥革命,垂暮之年又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起云涌。激流动荡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