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这一极具战略意义宏伟目标的实现,对于我们咸阳来讲,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一场重大的挑战和考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下最紧要的是做好思想发动和舆论引导工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
一、拓宽视野,用全新的发展理念去迎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一挑战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先导工程,充分运用咸阳大讲堂、主题报告会、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思想境界、新的工作作为去迎接这一重大挑战,努力开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思维要超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在思想境界、思维方式上要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要学会用战略的思维考虑问题,自觉把咸阳的发展放在国际化大都市的格局中去谋划和思考,盯住发展目标,瞄准世界一流,高层次规划,高标准建设。
二、提升境界,不断增强全市人民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我们咸阳应该怎么干,干什么?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市委决定,3月份在市、县两级机关集中开展“明确新目标,提升新境界,争创新业绩”主题教育活动,力求把全市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的分析判断和战略谋划上来,达到增强全市人民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使命感、责任感的目的。
学习内容要实。要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市委全委会精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以及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关概念、内涵、标准等篇目。通过学习,要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准确把握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寻找差距要准。要开展“五看五增强”等多种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分析比照中,进一步明确建设西咸大都市的实践途径,积极寻找我们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干部作风等方面的不适应和差距,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为全市“三个千亿元”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三、强化宣传,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宏伟蓝图和实现“三个千亿元”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坚持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打对内对外宣传战役,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宣传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西咸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咸阳与西安联手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责任更加明确,在这样的机遇面前,市委发出了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号召。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主题报告以及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把市委的这一决策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使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一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对外宣传要提升影响力。要以《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西咸一体化规划》、《西咸新区规划》等为重点,加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依托媒体见面会、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精心策划报道主题,大力开展媒介外宣、经济外宣、人文外宣、旅游外宣等主题外宣活动,不断提升咸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发挥优势,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不仅要有相当高的经济发展指标,而且还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素养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还必须依托咸阳的文化资源优势,大打文化资源牌,用文化的软实力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增光添彩。
一要依托咸阳市丰富的秦汉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化载体,精心实施“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文艺精品生产,力争在“大戏、大剧、大作、大片”创作方面实现新突破,以提高咸阳城市的知名度。
二要发挥咸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着力发展“秦汉”文化或以“秦”为主的地域特色文化,全面打造以秦汉文化为底蕴,新时期创业精神为支撑,人文气息浓厚的现代历史文化名城,以提高咸阳城市的影响力。
三要抓住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难得机遇,积极完善壮大秦文化主题广场、咸阳博物院、汉唐帝陵文化产业园、咸阳古渡遗址公园、咸阳沙河古桥遗址公园等文化产业项目,使之成为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
(作者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讲师团团长)(C)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蒋增科这次会议最大的亮点就是以推进西咸一体化为重点,积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市政协委员、汇源大药房总经理易育英对《政府工作报告》有自己的理解。易育英认为全面启动泾渭新区建设、积...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