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邀泾阳的张同学赴西安和在省城工作的吕同学、焦同学相约去文化饮食大县三原县,与在那里工作的孙、田同学相聚,中午在老黄家饭店吃了一顿三原的小吃。同班6个同学多年不遇,相见甚欢,笑声中美美地品尝了三原的油塔、泡泡油糕、臊子面等小吃。饭后游览了城隍庙,此后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提出去母校看看,我们便急不可待地驱车直奔泾阳县三渠乡杨梧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旧址。看见母校后,我们无比激动,在校门口、教室门口、讲台、饭厅、林阴道等地方拍照留念,共同找寻记忆中的地方和趣事,大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建校60周年时我曾经回母校参加过校庆,并看望过当年的班主任胡老师、殷老师。只可惜学校数年前搬迁到这个乡的公路边,再后来母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上级的安排和乾师、彬师、体校合并成立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彻底搬离农村到城市里去了。现在的老校园已无人管理,好多参天大树已被移走,特别是校门前带有标志性的两排合围粗的法国梧桐树已不见踪影,两边的操场已成了果园和田地。校内,教室、饭厅、老师宿舍的门窗已被卸走,当年我们住过的宿舍已荡然无存,只能凭记忆确定大体方位了,校内四周的围墙一部分也不存在了。当年校内外树木繁多,满目葱绿,奇花异草,花团锦簇,蝶舞蝉鸣的优美环境没有了,人去楼空,到处是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今非昔比呀!母校犹如一位被人遗弃的老人,看后不由得使人无比心疼,感慨良久!仪祉农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很有名望的学校。她是1939年由李翥仪女士为了纪念她的族兄——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和教育家、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的李仪祉先生而建立的,至今已70余年了。我的母校呀,你咋变成这样了?尽管你面目全非,破败不堪,但作为学子我们依然流连忘返,依依惜别,因为你毕竟是我们求知识、学做人和梦开始的地方,我们是从你这里走向社会,迈步人生的!你永远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圣洁之地!(C)③
新闻推荐
我们的好同事卢丽娟瞬间去了,虽然共事时间短,却是挥之不去的人。她带着情、带着责任,在人们不经意间走了,没有人洞察她真正的情和责任,她走了。2007年11月,她拖着6个月的身孕来到淳化地税局。由于担心...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