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大都市的含义
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最初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即英国的地理学家霍尔和美国学者佛里德曼的观点。
霍尔的解释:1、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2、国家的贸易中心;3、主要银行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4、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5、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6、人口中心,特别是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7、随着制造业贸易的市场扩展,娱乐业成为城市的另一种主要产业部门。以国内地位衡量世界地位。
佛里德曼的解释:1、主要的金融中心;2、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3、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4、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5、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6、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7、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以国际地位衡量世界地位。
国内关于国际化大都市的观点,具体讲有代表性的有两种,即整体论和分解论。
整体论认为,所谓国际化大都市,是指那些有较强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服务功能,一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总部,并对世界和地区经济起控制作用的城市。
分解论则从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把国际化大都市分解为五个方面的特征:1、经济实力雄厚,国际经济参与度、竞争力、渗透力;2、国际经济活动频繁,活动量大;3、第三产业发达,人数多产值比重大、门类齐全;4、多城市组成的城市群;5、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结合点,兼容性、中介作用、辐射作用。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定义:所谓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经济、政治、科技实力和相应的人口规模,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进行广泛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际第一流都市。
建设西咸一体化国际大都市的意义
(一)对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建设西咸一体化国际大都市,是西部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大都市建设,必将对整个西部特别是西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二)对发展欧亚经济联系的意义
发展西咸大都市,发挥它在交通、物流、贸易、金融、旅游、文化交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发展欧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区位优势是不可取代的。
(三)对巩固西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意义
西部是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建设西咸大都市,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增强西部各民族之间的广泛联系,特别是增强西部各民族文化交往,对于巩固西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于发展西部特色文化的意义
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与其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关系极大。我国西部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强大经济实力来保存、传承、发展西部优秀文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意义
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对于提高当地和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为达到这一目标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也为达到这一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氛围和文明环境。
(六)对于缩小地区差别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意义
我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东部已经形成珠江、长江、环渤海经济发展中心,西部要缩小差别,也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发展重点。西安、咸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当仁不让地成为这样的重点,发展西咸大都市对缩小东西部差别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化大都市标准
综合各方面的观点,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标准一:区域中心
区域中心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从整个社会能量上看,它是一个社会能量聚合体,对全球技术、资金、人才流动的控制功能超出了国家的范畴,城市高度职能化、服务于全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市场体系中的控制点,本国的绝对区域中心。其二是指某些方面达到专业功能的国际化,如国际旅游城市等。
标准二:移民之城
国际大都市要有国际化人才,因此移民多少成为重要标准。学术界有5%、8%、15%、20%等说法,1000万人口城市,最少50万常住外籍人。
标准三:会展之城
各种国际会议带来的延伸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国际化大都市一般都是会展中心城市。、
标准四:组织之城
全球国际组织4万多个,它能吸引大量外资并在国际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其所在地也成为国际会议的主要举办地。
标准五:服务之城
金融、保险、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的服务业发展状况,是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条件。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
标准六:传媒之城
国际化大都市为彰显自己的影响力,都尽可能地创造国内外有影响的报纸、电视、广播节目、文学作品、学术刊物、视听发行机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市场。
标准七:创业与人居之城
这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标准,它是对一个城市教育、交通、服务、社会管理、居住环境、投资和创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也就是说,它应该在各方面对人有吸引力,也具有接纳和包容的文化氛围。
标准八:文明之城
它不仅涉及到各种硬件指标,如科技、教育、体育、文化设施,涉及到各种代表文明程度的文化活动,还涉及到人的素质,受教育程度。
建设要体现科学发展要求
如何在建设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建设中各种关系,是我们目前工作中需要十分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
胡锦涛同志在主要负责人学习班上对此作了重要论述。从当前我国经济特别是西部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基本标准来看,这也是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
(二)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
作为西部都市,又是文化古城,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有重点目标,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特色。在本地区内,各区域的发展和建设,也许要从实际出发,突出自己的特色。
(三)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作为后发展地区,要吸收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特别是在外来企业引进方面要清醒。
在城市发展规划设计中要把整个生态平衡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四)重视媒体的作用和舆论的力量
要打出合乎自己特色且有深远意义的城市名片和品牌。
要有效利用现代媒体,如互联网、电影、电视等,来树立自己的城市或地区形象。
要有效利用现代媒体来宣传自己的历史文化核心的建设成就。
在宣传方面要有总体规划和整体目标。
(五)要有效利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陕西省具有非常好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是全国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在如何利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方面需要加强总体规划,硬件软件配套,形成服务链。
要更好地挖掘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新的旅游增长点。
(六)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努力发挥教育文化事业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
通过各种文化文明建设途径从知识、能力、观念、道德等各方面提高人的素质。
特别注意一些重点地区内人们相应素质的提高和一些重要方面人的素质提高,如旅游重点的礼仪和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等。
(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从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强化责任、增强能力、提高法治和德治水平等各方面提高干部素质。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努力培养高素质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
通过各种途径广揽人才,为各种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八)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随着建设的推进,各种社会组织会发展起来,各种社会矛盾会凸现出来,各种思想观念会表现出来,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会显示出来,所有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社会管理水平都会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我们需要从管理的体制机制、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管理方式方法等多方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根据本人讲演稿整理,有删节)(C)①
新闻推荐
本报讯(程池鹏)“三新”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办公室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注重活动效果。3月10日下午,组织机关51名干部先后到咸阳市同力重工、子午轮胎、渭河横桥、天宏多晶硅等重大项目进行参观学...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