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两市紧紧相连,同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位置,在资源配置、功能分区、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实施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战略,一是可以极大地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向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促进城市间优势互补,保持陕西经济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二是可以推动两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并加速构建大西安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三是可以充分发挥大西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关中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四是可以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步伐,促进开发西安、咸阳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提升西安和咸阳市的城市功能,增强两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五是西安科技实力雄厚,生产力相对发达,辐射带动力强,在西部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西咸一体化”可以借助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之间的辐射效应,形成经济区中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因此,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不仅对陕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对推进整个西部大开发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我以为,政府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构建西咸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两市应遵循城市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把西咸国际化大都市作为一个整体,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不断创新、更加灵活、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大都市发展经济框架。在这方面,要着力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其次要加速发展现代工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可以借助西安西郊工业发展轴线,依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形成向西扩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两市应共同抓住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力争建成西部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西安可为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的总部或地区总部落户西咸都市圈创造条件,并重点发展资本密集、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咸阳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与西安形成互补关系。
第三要共建西咸大都市生态型的城市区域环境。两市应共建一体化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清洁、优美、舒适、最适于人生活和工作的人居环境。关键在于推进三个转变:一是观念向“生态型”转变;二是规划向“生态型”转变;三是管理向“生态型”转变。
第四要共享西咸大都市科技商贸旅游资源,建设辐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外向型中心城市。在发展定位上,以西安科技、旅游、商贸、金融为主导,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西安应拉开城市骨架,优化布局结构,发展外围新区,降低中心密度,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保护古城风貌,创建时代新城的构想。并着手规划建设大西安都市圈,形成西接咸阳,东连临潼,南拓长安,北跨渭河,将咸阳以东、临潼以西、秦岭以北、渭河以南的300平方公里纳入建设布局。这一切必将极大地推进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步伐。(C)③
新闻推荐
为了给饱受高温炎热之苦的西安市民提供纳凉的好去处,西安市人防办决定从19日起开放防空洞供市民乘凉。目前,防空洞配备了近300套桌椅、3台液晶电视,设置3处公厕、3个免费热水供应处,并提供了报纸杂志...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