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多次在春天走近仲山,目睹过满山遍野五颜六色的鲜花,也曾在秋高气爽的日子踏访仲山,领略过红叶似火的秋日仲山之美,即使在大雪封山的冬天,我也和爱好摄影的朋友一起登上仲山之巅,拍摄过银装素裹、空旷端庄的仲山雪景,可是,我却很少在炎炎夏日抵达仲山,于是,在这酷暑盛夏之际,想走进一片清凉仲山的想法,一直成为心中一个未了的情结。
在漫长的等待与长久的向往之后,我终于有机会走近仲山。出淳化县城,向西上车坞原不远处,向南拐去,一条柏油路直达仲山。走进仲山的深处,丰富而安静,路旁的野花静静开放,远处的小溪悄悄流淌。有时会看到一只野兔钻进草丛,偶尔会碰见几只山鸡就在脚下觅食,看到有人走近便扑扇着翅膀,飞进绿意浓浓的山林深处。站在山地高处望去,一头野猪带领着一群棕色的小野猪,在另一道山梁上悠闲散步。和我们一起进山的向导介绍,由于多年来的绿化和保护,仲山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几乎濒临灭绝的黄羊、野猪、金钱豹等动物又在这里孳生繁衍,喜鹊、松鸭、红嘴山鸭等飞禽时常云集在蓝天碧水之间。
山的深处有一条通往山顶的小路,沿着这条小路爬山,全然没有一点儿夏日炎炎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身心一下子远离尘嚣,放下所有的疲惫,安心享受一份清静,寻觅一份纯净。在这里,不必牵挂世事的纷扰,也没有俗务缠身,可以全身心地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享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享受钟灵毓秀的人间胜景,一种生命的释放,一种自然的洗礼,这里的一朵花、一片叶、一缕风、一抹云,仿佛都在诠释着生命的另一种意义。
二十分钟便可登上山顶,说是山顶,其实是一个平台。站在这里放眼望去,仲山还是山峦重叠,绿意盎然。在这里住着一户常年看护林木的人家,我们去时,老两口正在吃午饭,两个馒头,一碗稀饭,手里拿着半截刚从地里摘来的黄瓜,桌上放着两碟农家小菜。虽然简朴,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走出农家小屋,老人跟了出来,指着一条向西的小路说,再有三四个小时,沿着此路就可以到达关中第一大峡谷,也就是泾河岸边。一阵风缓缓吹来,直达心腹。回想淳化年平均气温只有9.8℃,盛夏七月份的平均气温也不过23℃,与全国闻名的凉城西宁不相上下。如此凉爽的气温,加之境内群山环抱,风光秀丽,才使2000多年前的秦汉大帝看上这块风水宝地,在仲山不远处的甘泉山下,兴建宫殿,每逢盛夏都要来这里商讨国事,避暑狩猎,休闲娱乐,直至秋风送爽的十月,才回西安、咸阳。站在仲山之巅,我仿佛闻到蜿蜒的山间小路上,还留有汉武帝狩猎时马蹄踩过的菊香……
午饭在静帝山庄,坐在太阳伞下的餐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观赏着蓝天、白云、青山,让人回味无穷,使人赏心悦目。午休的客房更有一种家的感觉,此时外面艳阳高照,室内却凉意习习。在静帝山庄午睡,可以盖上被子安然入梦。午后阳光不再炽热,慢步在山脚的乡村小路上,田地里的玉米、黄豆郁郁葱葱,几棵巨大如伞的核桃树静静地守护着村庄,牛、羊星星点点在路旁的草丛间吃草,农人各自忙碌着手中的农活。傍晚时分,炊烟从几家农舍的屋顶升起,飘散着乡村特有的味道,月亮从仲山的山尖露出了小船似的身形,村庄深处又响起了暮归的牛铃和孩子们追逐戏耍的笑声。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回过头来,仲山正如一位安静慈祥的母亲,已静静躺在月光下入睡。
虽然不想离去,虽然留恋暮色下的仲山,可是,一缕轻风过后,送来的不只是清凉,已是如水的冷意。我们才不得不踏上归途,路上,车里极其安静,我知道大家都在默默地回味着诗意的仲山。(C)①
新闻推荐
继提高农民收入的“倍增计划”出台之后,关于公务员收入,陕西省也准备提高津补贴和住房公积金。今年10月,陕西省拟再次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全面提高陕西省各阶层劳动者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和其他...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