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咸阳博物馆原馆长、著名书法家李宏涛和大篆书法家刘德昌,是我所敬重的两位忘年之交的书法家朋友。李、刘二位当年曾与陕西省原书协主席、大篆名家刘自椟和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陈泽秦(字少默)二位书坛耆宿多有往来,交谊颇深,也常与我讲起二位已故书法老人的点滴往事。少默老曾与我有两面之缘,有一回是我与宏涛老到他府上去拜望。老人时年八旬有六,仍身体健朗,满面红光,谈笑风生,给我留下了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寿星的形象。刘自老的书名在陕西乃至全国都堪称如雷贯耳,有评论认为他的大篆为清末吴昌硕之后第一人,颇为世人珍爱。据说当年于右任看了刘自椟的大篆后曾说过:“看来写字的还是出在我三原了。”于右任和刘自椟为三原同乡。于老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洋溢着对这位同乡书法家的赞许。
每与李宏涛、刘德昌二位闲聊,话题自然而然地就涉及到了书法、书法家和书坛轶事。有些轶事实为趣事,我常常独自玩味,并试图形之于文字。前几天我把我的想法说给宏涛老,他听了很高兴,并一再说“值得一写。”于是,便有了这一组书法家轶事。(C)④
“文革”期间,书画艺术也像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一样,受到了严重摧残。有位画家画了一枝倒挂的梅花,便被人批驳为“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倒霉。”有人在册页上画了一只睁只眼闭只眼的猫头鹰,便被人诬蔑为“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即使画上竹子兰花之类的花花草草,也会被认作“资产阶级闲情逸致”。那时,画家动辄得咎,全国上上下下到处都在批黑画。连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的画坛大师石鲁的经典名作《转战陕北》,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为“攻击毛主席和陕北红军走投无路”而被一批再批。石鲁因此被造反派毒打致疯,身心备受摧残,到死都无法执笔作画。
书坛的命运也与画苑一样,书法家不仅被严重束缚了创作的自由,连书写什么内容也成了问题。甚至唐诗宋词不能写,格言警句不能写。许多书法大家如舒同、启功、陈少默等书法名家,也只能刷写标语口号,抄一些毛主席语录和诗词,写些大字报之类。据说舒同抄写的大字报贴在钟楼下,当晚就被书法爱好者揭走收藏了。
一次,西安的几位书法家在一起搞笔会,大家又为写啥内容犯了难。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刘自椟说:“刘老,你学问大,见识多,你给咱想个内容”。这一句话,把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刘自椟身上。只见刘自老凝神瞠目,似在思索,而后一脸严肃地说:“写个洒向人间都是怨”。只一句,把大家长期积郁在心中的愤懑全都表现出来了,在场者全都笑得前仰后合,都说刘自老的主意好。
原来,“洒向人间都是怨”是毛泽东词作《清平乐·蒋桂战争》中的一句。词的前半阕为“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好一个“洒向人间都是怨”!刘自椟借毛主席的一句词替书法家们出了口“怨”气,又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高,实在是高!(C)④
新闻推荐
汉语、武术、书法、京剧……究竟哪个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国际舆情调查机构“环球舆情调查中心”5日公布的“中国国际地位公众认知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六成的接受调查者认为,汉语和孔子最能代表中国...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