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7名嗅辨员在西安市环境监测站正式上岗,他们将用鼻子帮助环保部门寻找臭源,并判定臭源的污染程度,以帮助环境监管部门对臭源进行治理。
据了解,嗅辨员将反复嗅辨从臭气采集点采集到的气体样品,同时根据嗅辨员的判断,结合专业公式,计算出该气体样品的臭气浓度。嗅辨员对一个恶臭气味气体样品的嗅辨、判断时间,一般以3-10秒左右为宜,相当于普通人2-4次吸气所需的时间。
据相关人员介绍,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控制指标有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气浓度等九项。仪器、设备一般只能测量出前八项单一气体的浓度指标,第九项综合性异味的浓度往往无法判断,因此,就需要嗅辨员用嗅觉实验的方法进行测试,最后判定恶臭污染的程度。
据了解,嗅辨员作出的判定具备法律效力,一旦确定臭味超标,环境监管部门会据此责令有关单位对臭源进行治理。 (新华社稿)(D)(5)
新闻推荐
汉语、武术、书法、京剧……究竟哪个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国际舆情调查机构“环球舆情调查中心”5日公布的“中国国际地位公众认知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六成的接受调查者认为,汉语和孔子最能代表中国...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