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前所未有、情见乎辞的寻人启事,由西安市文明办和兰州市文明办共同发出,刊登在副省级城市西安市的党报——《西安日报》的头版上。标题是醒目的通栏黑体:《回来吧!陈绪水!有难我们共承担》(9月19日《西安日报》)
一个什么人,为了什么事,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呢?原来陈绪水是西安市的一位志愿者。“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自费乘火车奔赴灾区,组建“爱心支队”、“医疗服务队”等志愿者队伍,在灾区志愿服务半年时间。今年“4·14”玉树地震后,他又赶赴玉树,在当地一家孤儿学校担当支教老师。不幸的是,8月9日他被6只流浪狗疯狂撕咬,腿部多处受伤,但因为费用等各种问题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于是8月23日,陈绪水在去医院做完检查后悄然离去,至今已失踪27天。而从9月2日起,兰州市开始全城寻找陈绪水,公安、媒体以及好心市民,都在通过各种办法,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在西安,也有很多关注陈绪水的好心人,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一位47岁的志愿者,他能在许多年前还在当兵的时候,遭遇盗贼却没有粗暴相向,而是把身上的70元钱全部给了小偷,希望他谋生糊口重新做人。复员打工后,他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辆三轮车和其他工具,义务清扫街道,一干就是24年!尽管他生活艰难,还和妻子收养了一个失去亲人的女孩。这样的家庭,自然不会有殷实的家底和富庶的生活。但是,他能成为西安市第五届文明市民标兵,一定是通过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为许多受助者提供了尽量多的帮助,显示了内心深处的友善与美德;他也在这种真诚友爱的“给予”中,获得过别人感受不到的快乐。然而,一次意外的事故,让他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尽管现在无从知道陈绪水“消失”的真实原因,但有一点不难想见,这就是,他不愿意带给社会、组织、亲人哪怕是一点点的麻烦和累赘。在他的人生观里,有的只是“付出”,一旦知道自己将要“索取”于人,内心就会惶恐,就会不安,就会产生逃离的冲动。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实在应当宽宥他囿于狭隘的想法。
但是,我们社会需要真情和博爱,需要无私“给予”的永续,不然就会如死灰般的苍白。因为付出来自生命的本原,就像上帝取下肋骨造人那样。在有了人类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付出”的传播与永恒。为了这份让生命因此靓丽的付出,我们理应用“寻找”唤醒充满关爱的牵挂。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陈绪水高绪水卫绪水,没有他们的付出和奉献,或者说没有他们的存在,人间就没有温情和没有任何留恋的价值。因此,寻找陈绪水,就是寻找缺失的灵魂、漠视的良知、丢弃的道德、久违的热情以及人类精神的家园,继未竟之“绪”,通源头活“水”——这其实,正是陈绪水几十年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一种境界或目标。
从这点上说,陈绪水千万不能放弃治疗,“你”已经不是“私有”的“你”,而是属于大家,属于社会。你要相信“有家人的关爱、市民的关心、党和政府的关怀,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度过难关,迎来美好的明天!”(见两办“寻人启事”)假若你“狠心”离开我们,人间就多了一份悲哀与遗憾,让许多人久久疼痛,尤其在“共婵娟”的中秋佳节。——这结果,也是你不愿看到的吧?(B)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景东旭实习生郭可娇)日前,由市教育局和市科协联合承办的“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走进育才中学,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为计划纲要”,推动全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