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向张季鸾学什么

来源:榆林日报 2010-11-07 22:29   https://www.yybnet.net/

□张富强

作为民国时期享有国际声誉的报人,榆林人张季鸾身上有太多今日之新闻工作者学习的东西。

提及张季鸾,就不能不提其在新记《大公报》(1926-1949)15年里的办报核心理念——“文人论政”。所谓“文人论政”,指的是站在民间立场上,不依附任何党派,独立昂扬地运用自由的原则发表政见,针砭时弊。即“对于国家社会负有积极的扶助匡导之责任”,其

精华要义正是当今新闻人需要汲取的。

其一,公正,客观,理性。个人的见解可能有局限,判断可能不够准确,但一切都改变不了“文人论政”对公正、客观、无私的追求。张季鸾曾在一篇《无我与无私》的文章中说,所谓无我,就是要认识到报纸是公众的,不是“我”的,所以报人在写稿时要客观公正,不被个人的名利和感情所支配。至于无私,他认为“私的最露骨者是

谋私利,这是束身自爱的报人都能避免的。其比较不容易泯绝者是私于所亲,私于所好,而最难避免者为不自觉的私见。”

其二,论政而不从政,批评而不纷争。张季鸾敢言别人之不敢言,针砭时弊,其骂汪、骂蒋时,始终保持着不偏不倚的超然态度和立场。

其三,富有责任感,不畏强权。张季鸾一贯认为报纸必须充分发挥评论的重要作用,勇于对国家大事表达独

立的见解。如此,报纸才能尽到“对于国家社会负有积极的扶助匡导之责任”。

其四,报恩精神与爱国情怀。张季鸾曾自述其基本人生观为“报恩主义: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在“西安事变”后,张季鸾接连发表《西安事变之善后》《再论西安事变》等社评,力主和平解决。在抗日战争中,他又提出团结各党各派“民族至上,国家至上”“抗战第一,胜利第一”等口号。

新闻推荐

新西兰年来首出矿难多人受困井下教育部调整高考加分政

◆新西兰40年来首出矿难多人受困井下◆教育部调整高考加分政策◆地方为扩大城市规模出现县改区热潮◆中远轮船抗击海盗袭击海军千里驰援◆西安警方查获一起面额达1.2亿元假发票大案...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向张季鸾学什么)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